陈国治雕瓷春风得意图笔筒
2021-07-28 09:19:22
■福建石狮 王国良
雕瓷作为陶瓷的装饰技法之一,是指通过镂雕、深、浅浮雕等技法,在瓷器上刻出所需的装饰内容来凸显出立体图案。中国的雕瓷艺术历史悠久,至清乾隆时期已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此后的道光、同治朝雕瓷给日渐衰落的清代制瓷业又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到了晚清民国时期,在雕瓷艺人陈国治、王炳荣、李欲成等名家的刀下,生产出了一批令人折服的雕瓷工艺品。这些作品大多构思精巧、雕刻细腻、风格淡雅。所刻图案深入浅出、线条流畅、精细入微,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高端艺术品。
近些年来,随着艺术品市场的爆棚,雕瓷已成了众多藏家所追寻的目标。
本文,我们就来欣赏不久前在北京春拍季上亮相的一件陈国治作雕瓷春风得意图素胎笔筒,从中感悟雕瓷艺术之美。
这件雕瓷笔筒(见图),高14.2、直径16.5厘米,呈圆筒状,造型沉稳端庄。通体素胎,雅致清新,为文房陈设不可多得之佳器。此件作品刀法圆熟,构图层次感强,器外壁刻春风得意图,母牛哺喂小牛,牧童执箫跨骑牛背。另侧童子手抵牛角,尽情嬉闹,一片田园悠闲之风光。画面静中生动,将生活气息融入艺术创作中,深具抒情诗般的感染力,为陈国治雕瓷的精心之作。
陈国治,安徽祈门人。道光至咸丰年间(1821—1861)景德镇雕瓷名手。所雕之花卉深入浅出,于精细中饶有画意。作品上施以色釉,其仿木、仿竹、仿象牙之制,尤其神似。许之衡《饮流斋说瓷》在当时众多陶人中仅选出三人特别赞为“巧匠”,陈国治为其一。
来源:收藏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