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市人民医院
云南省玉溪市人民医院
您当前位置: 科教园地 > 正文

登革热来袭,预防是关键!

2023-09-27  
分享到:

高温与降雨交替季节,媒介伊蚊密度不断升高,正值登革热高发期,登革热不仅可累及血液、神经、循环等系统,还会造成肝功能损害,重症者可危及生命。登革热可防可控,关键在于预防。

什么叫登革热?

登革热(dengue fever)是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通过媒介伊蚊传播,是全球传播最广泛的蚊媒传染病之一。登革病毒感染后可导致隐性感染、登革热、登革出血热,登革出血热我国少见。本病疫区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其中东南亚、西太平洋地区和美洲的流行最为严重。在我国主要流行于广东、广西、海南、福建、台湾及浙江等南方地区。登革热的流行有一定季节性,一般在每年的5~11月份,高峰在7~9月份。在新流行区,人群普遍易感,但发病以成人为主,在地方性流行区,发病以儿童为主。

微信截图_20230927114900

登革热的临床诊断:

登革热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其特征为突起发病,发热是最常见的症状,24小时体温可达39℃以上,发热一般持续5~7天。部分病例于发热3~5天后,体温降至正常;1~3天后再次升高,称为双峰热。发热时多伴畏寒、全身肌肉、骨骼和关节痛及眼球后痛、乏力、充血性皮疹、食欲不振等,还可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多形性皮疹等。部分病人可出现出血性皮疹、出血倾向、腹痛、呕吐等表现。

登革热的传播途径:

登革热是严重的伊蚊媒介传染病,由病人/隐性感染者→伊蚊→健康人的途径不断传播,人与人之间不会直接传播疾病。登革热病人或隐性感染者被伊蚊叮咬后,病毒在伊蚊体内经8-10天的增殖后,就可以通过叮咬传播给健康人。

登革热的预防措施:

全人群普遍易感。且目前无疫苗和药物预防登革热,防蚊灭蚊是关键,建议市民做好以下预防措施:

1.清理积水,清除或倒置室外各种闲置的可积水容器:如放在户外、阳台、天台闲(废)置的花盆、缸罐、轮胎、可积水垃圾等。因为积水是蚊子孳生的天堂。

2.搞好卫生,保持所处区域的清洁,防止蚊子活动。

3.在蚊子活动密度较高的地方适当地使用化学药剂进行杀灭。

4.午睡或晚上休息应挂蚊帐,到公园、街边等露天场所活动应注意采取防蚊措施,防止蚊虫叮咬。

5.在平时多锻炼,加强营养,注意休息,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一旦出现上述突起高热、头、眼眶、肌肉关节和骨骼疼痛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以免传染给家人。

特别提醒:

登革热的发病症状与感冒、流感等比较相似,请注意以下三点区别:

1.登革热引起的发烧一般是“高烧”,体温常常能达到39℃,甚至40℃。

2.除发烧外,登革热患者常伴有骨头痛、头痛、肌肉痛,以及皮疹、出血点,有的患者还可能有拉肚子、肚子痛等消化道症状。

3.感冒引起的症状除了发烧外,则多伴有鼻塞、流鼻涕、咳嗽等症状。

门诊部/郭梦婷

无标题文档
医院地址:玉溪市红塔区聂耳路二十一号
专科预约方式:微信搜索添加关注“云南省玉溪市人民医院”公众号,
支付宝生活号关注“云南省玉溪市人民医院”等进行手机支付预约挂号服务。
版权所有:云南省玉溪市人民医院
制作单位:玉溪网 
滇ICP备2020008668号-1  

滇公网安备 530402020000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