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 1、经外周静脉穿刺,将特制的导管尖端放置于上腔静脉至右心房的入口处 2、通过这根导管将药物运送到中心参与血液循环,确保静脉治疗安全无痛 
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 在血管超声的引导下将改良后的经皮血管穿刺方法运用于PICC置管中。这种方法是目前国际、国内PICC置管技术的“金标准”。减少了穿刺次数,提高了穿刺成功率,而且可以选择肘上置管,减少了血栓形成、血管相关性感染、机械性静脉炎、导管脱出或异位等并发症的发生。  
我院于2012年将该技术应用于临床,成为云南省首家应用该技术的医院。目前已成功开展千余例,为中长期静脉输液患者解决了静脉通路问题,保障用药安全。2013年还开展了超声引导下大腿中上段股静脉置入PICC导管,为上腔静脉综合征、上肢静脉不具备穿刺置管的患者提供了安全的静脉治疗通道。 
适用人群: 1、中长期静脉输液患者 2、多种药物联合静脉治疗患者 3、应用强刺激性,毒性或发疱型药物患者(药物9600。例如:多巴胺,万古霉素,甘露醇,长春新碱,50%葡萄糖等) 4、23—30周的早产儿,或家庭静脉治疗患者 5、静脉保护,或限制在外周静脉使用液体的患者 优点介绍: 1、静脉导管材质柔软,弹性好,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抗张力及磨损性强 2、导管具有放射显影性,可通过X线确定位置 3、抗化学性强,可避免各类药物对血管内膜的刺激 4、B超直视下穿刺成功率高,减少病人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也可以避免盲穿失败造成的导管浪费。 5、置管位置上移,病人舒适,肢体活动自如,家务劳动不受影响。 6、保护血管,杜绝渗漏,确保输液安全,减少并发症 7、保证药物及营养物质的给予,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