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溪市人民医院有这样一群人,她们巾帼不让须眉,走在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第一线。
"我是感染性疾病科医生王巧凤,我自愿加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应急小组!"
"我是肿瘤内科医生王雪梅,我自愿加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应急小组!"
"我是麻醉科护士崔雯,我自愿加入!"
"我是内分泌代谢科护士长王海超,我自愿加入!"
……
1月22日,市人民医院下发成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应急小组通知以后,全院干部职工纷纷主动请缨,申请加入应急小组。应急小组成立后,大家积极备战,全方位做好防控知识相关培训,保持24小时手机通畅、随时待命。
24日晚,接到待命通知,医生王巧凤、杨艳霞、王雪梅、李阳,护士王海超、李金梅、伏星、崔雯、飞晓丽、雷雷10位巾帼英雄,主动报名作为第一梯队应急处置人员进入隔离病区为患者开展治疗。


凌晨三点等候接收病人
大年初一下午,王海超作为护理分队组长,进行三级防护后接触到了玉溪市第一例确诊的新冠病毒肺炎患者。王海超说:"面对关乎生命的大事,焦虑和恐慌是自然的,我们此前一直在积极准备,不停地重复学习防护知识、患者护理等各项流程,刚进入隔离病区,大家的心情是沉重的、恐惧的,但一直在克服,一直在告诉自己要沉稳、冷静去应对。"
曾勇院长和杨玲副书记及时连线隔离病区医护人员,了解她们的状况给予慰问和安抚;护理部李长琼主任在微信群里经常对医护人员问候呵护,对他们存在的困难给予及时解决;临床心理科护士长施秀英经常连线隔离病区医护人员,了解她们及患者的心理状况,及时发布一些面对疫情的恐惧如何进行心理干预和调试方面的科普文章以及舒缓压力的音乐等给隔离区医护人员,并表示如果出现心理方面大的疾病,将及时进行评估和治疗;护士伏星是心理护理小组的成员,针对第一例确诊患者焦虑和自责的心理问题及时给予疏导,目前该患者心理情绪控制很好;隔离病区的医护人员焦虑和恐慌的心理问题也得到极大缓解。


隔离病区感控工作也是极为重要的环节,患者到达之前,王海超带领护理团队对病房、病区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消毒处理。将患者接到病房后,积极配合医生做好诊疗工作。按照要求,需要对患者进行24小时的严密监控治疗,应急小组按照一个医生加一个护士的组合模式进入病区开展相关治疗,每4小时一轮进行排班。




因为是隔离病区,防护服等防护物资用量较大,全院的物资储备告急,护理姐妹们为了节省防护服等物资,将工作时间从4小时调整为6小时,最长的时候达到8小时,再加上穿戴防护服及离开病区后换洗的时间,平均每一个班次需要耗费近8小时。由于穿戴防护服后就不能进食和上卫生间,所以她们不得不穿上纸尿裤进行防备;由于长时间佩戴防护面罩,她们脸上可见的红色压痕数小时不见消退;同时,为了保证医务人员零感染,值守的护士在日常护理工作结束以后还需要及时打扫病区卫生,认真消毒。对于相关流程,还需要根据实际工作边做、边讨论、边修改,形成更为规范合理的诊疗流程。长时间的工作负荷加上疫情所带来的思想压力,虽感觉身心疲惫,但她们仍然坚守着。



下午三点才能吃中午饭
这就是我们玉医的巾帼英雄,她们是奋战在一线的战士,同时也是妈妈的女儿、老公的妻子、孩子的妈妈!
王海超,进入病区前丈夫骨折术后住院,为了投身疫情第一线,跟丈夫说了一句"好好养病、待我归来"就决然加入战斗。
崔雯,家中老人生病住院本离不开她的照料,但接到通知后,她对护理部只字未提家中的困难。
飞晓丽,3岁的女儿和8岁的儿子还离不开母亲的陪伴。
伏星,护士中年龄最小的一个,大年夜刚上了夜班,下班还来不及跟家里人见上一面,就从科室匆匆赶往病区。
李金梅,白天是大家的开心果,晚上却需要药物维持睡眠。
王雪梅,肿瘤内科副主任,硕士研究生,在接到医务部的通知时,她义无反顾的接受了安排,到隔离病区报到。
王巧凤、杨艳霞、李阳、雷蕾作为感染性疾病科的医护人员,在病区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为患者的治疗提供了强大助力。
进入病区后,气温开始下降,大年初一大降温,没有热水供给只能用冷水洗澡,她们没有怨言;清洁区的生活物资不足,她们没有怨言;6小时一轮的工作时间无法保证休息,她们没有怨言;听到有的地方有一线医护人员被患者家属殴打的消息,她们依然没有怨言。
这就是我们玉医的巾帼英雄!
这就是我们玉医的铿锵玫瑰!
从大年初一至今,她们的春节在相守中度过,她们没有怨言、相互扶持、互帮互助,积极主动承担工作,从一开始的不熟悉,到现在如家人般团结、融洽。
王巧凤说,我们在封闭隔离病区里工作、生活,有玉医这个大家庭作为我们的后盾,我们不怕,我们会克服困难,圆满完成任务,切实保证患者的健康和自身的安全!
这就是她们的坚守,因为她们都是玉医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