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杨智彬,是玉溪市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的一名医生。在新冠病毒蔓延全国的关键时刻,她也成为了战斗在一线的医生之一。这是杨智彬在抗疫期间的工作日记,也是因为有许多杨智彬这样的人,玉溪的新冠肺炎防治工作才能传来一个又一个好消息。
2020年1月20日 阴
今天是农历腊月二十六,距离春节越来越近了,李玲和梅光涛在感染性疾病科玻璃门上贴上窗花,整个科室洋溢着过年的气氛。忙碌了一年,同事们内心都有着各种各样的憧憬,有的希望和家人团聚,有的想去度假.......

可就在这时,武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消息越来越多,作为感染性疾病科的我们敏锐的察觉到疫情可能扩散的苗头。就在此时,医院通知,对全院医务人员培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用具使用、消毒等知识,并要求感染性疾病科开设发热门诊。这时,我们心里沉重了起来。
2020年1月22日 阴
还在峨山县人民医院下乡的王聪被紧急抽调回来,负责发热门诊工作,他一回来马上就到发热门诊上班。晚上21点左右,两位从武汉回乡的人,症状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高度相似,考虑疑似,经向赵丽惠主任及医院相关部门汇报,医院指示对两位疑似患者进行医学隔离观察,马上进行核酸检查,抗击疫情的战斗打响了。
2020年1月25日 阴雨
大年初一,早上刚到科室就听到了好消息,两名武汉回乡人员经过两次核酸检查,排除了。赵丽惠主任说马上要到某县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知识培训,让我们在科室待命。大约半个小时后,赵丽惠主任电话通知易门确诊了一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今天下午4点半要转入我们科隔离治疗,紧张的气氛顿时弥漫在科室里。感染性疾病科现在还有28个住院病人,交叉感染怎么办?
上午11点,院领导经过全盘考虑,进隔离病房的首批医生是我们感染性疾病科王巧凤、杨艳霞和其他科室支援的一名医生,护士暂时从其他科室抽调。这时,王巧凤在发热门诊还没有下班,王巧凤的父亲戴着口罩来给她送饭,她的父亲神情凝重,似乎已经知道巧凤要进隔离病区的消息,静静的坐在值班室等着女儿。
中午12点,院领导决定把感染性疾病科设置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隔离病区,30个病人的规模。感染性疾病科现有的28名患者根据所患病种转到相关科室,条件允许的办理出院,并要求我们做好患者思想工作,取得28名患者的谅解。
匆匆吃过午饭,全科人就分头忙开了,王巧凤、杨艳霞迅速回家准备换洗衣物和生活用品;护士长曾荣昆带领几名护士和清洁员按照院领导要求,对昨天就已经清理出来的隔离病区4楼病房再次消毒、布置。赵丽惠主任安排杨智彬、李阳统计可以出院病人、需要转科患者,杨智彬和李阳就开始忙碌起来,与患者沟通,联系相关科室值班医生,办理出院、转科手续,完善病历,雷蕾和张丽娜护士负责结算,常琼负责通知患者并将转科患者送到相关科室,紧赶慢赶,按时把病房清空了。
下午15点,王巧凤、杨艳霞和其他科室支援的医生护士到位。15点43分,玉溪首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患者进入隔离病区4楼。曾院长及其他院领导到我们科调研并看望隔离区医护人员。
2020年1月26日 阴雨
大年初二,我早早到达感染性疾病科,赵丽惠主任让我们尽快收拾东西搬到老急诊外科,作为感染科临时办公区,主要为普通感染性疾病患者提供诊疗的门诊,医院其他科室住院部病人的会诊,二线班以及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的关爱门诊。当我走出感染科时心里空荡荡的,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回来?隔离病区的妹妹们你们还好吗?
走进空荡荡的感染科临时办公区,没有了往常的繁忙景象,只见李阳和赵旭凡已经在办理出院病历归档手续。这时,赵主任和曾荣昆护士长进来通知,因发热门诊及隔离区医护人员不够,病人增加,安排李阳医生进隔离病区,赵旭凡医生到发热门诊,雷蕾护士到隔离病区,其余护士到发热门诊,我和梅光涛作为下一批进入人员。大家都没有意见,都回答"没问题"。其实此刻雷蕾的爱人已经在通站卡点值班,夫妻二人分赴不同的战场"抗疫",夫防妻治,两个年幼的孩子留着家中,只能给老人添麻烦了。抗击疫情面前,感染科医护人员没有一个退缩。我和赵主任说,让我和她们一起进隔离病区去吧,不想和姐妹兄弟们分开,赵主任说,我也想进去,可是不行,感染科临时办公区也需要人。

雷蕾丈夫的朋友圈截图
2020年1月27日 阴冷
大年初三,今天是我的专科,本想过年期间,外加"抗疫"特殊时期,应该不会有病人来看病,当我走进感染科临时办公区时,看到不少患者戴着口罩已经等在诊室门口,让我好吃惊,"你们怎么还敢来医院看病?"我问,患者七嘴八舌的说开了,"没办法呀,生病不得不来";一位来自红河州石屏县的患者说他是翻过卡点好不容易才来到医院;另一位小患者拿着一叠化验单跑到我面前说"杨医生,我是从昆明宝峰来的,在当地看了好久没好,找你看病"......我的心中有一种莫名的感动,昨天的失落感消失,不能因为新冠状病毒肺炎的入侵,而丢下这些患者,他们也需要医生。
因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影响及防控处置工作需要,部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异地被隔离或滞留无法及时回到原治疗机构领取免费抗病毒治疗药物,为确保这些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能够及时获得抗病毒治疗药物,确保抗病毒治疗的可持续性和规范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防中心发文通知各地免费抗病毒治疗定点机构,在核实病人身份和诊疗方案后,协助每次发放一个月量的免费抗病毒治疗药物。在这个特殊时期,我们科的艾滋病关怀门诊也取消休假。
2020年1月28日 阴冷
大年初四,早上接到医院通知,由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蔓延,我们医院联合微脉开展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线上免费义诊活动,由赵丽惠和杨智彬参加,在信息管理部马军主任的指导下,我们成功注册并开始网络义诊。通过网络义诊让市民快速确认自身情况、消除不必要的恐慌、获得有效的心理疏导,同时帮助医院发热门诊分诊、缓解门诊压力,降低市民到医院就诊被感染的机率。

晚上9点左右,一个显示号码归属地昆明的电话打进来,接起来,原来是微脉的工作人员,她告诉我,如果网上咨询的太多,或工作太忙时,可以和微脉联系,暂时可以把我们下线。我想,能为发热门诊分担一些病人,减少发热门诊的压力,减少市民到医院看病感染的机率,缓解市民心理紧张情绪,还是多做一点吧。挂了电话,一直到凌晨,又在微脉上接诊了近70个人。
2020年1月29日 阴
自从收治首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患者以来,病人数不断增加,作为市级专家组成员,赵丽惠主任每天总是早早到科室询问隔离区患者病情,指导治疗,到发热门诊处理事情,随后向专家组汇报隔离病区患者病情,还要参加市级和本院各种紧急会议,迎接省级专家检测,晚上经常到其他科室会诊疑似患者,还时刻担心着医务人员防护到不到位?会不会被感染?连轴转长时间工作,责任、压力剧增。看着赵丽惠主任发黑的眼圈,声音嘶哑,神情疲惫。我和梅光涛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主动承担起科室的二线班,为赵主任分担一些工作。

赵丽惠主任与省级专家谈论病案
2020年1月30日 阴
中午收到食堂普雁师傅的短信,说我们隔离病区奋斗在一线,相当辛苦,医院食堂为我们一线的医务人员提供免费的可口饭菜,每餐调换菜品,如果有什么需要或想吃的,可以通知他们,提供单独点餐。我看完短信,立刻把这个好消息告诉隔离病区和发热病区的兄弟姐妹们,大家都说医院食堂太温暖、太给力了。我们科赵旭凡医生来自山西,来医院工作2年,因为疫情今年没能回家过年,听说医院食堂专为我们隔离病区点餐,高兴坏啦,立即点了30个韭菜鸡蛋馅水饺,普雁师傅一口答应。
2020年1月31日 阴
今天是隔离病区成立第7天,我的妹妹们怎么样了?这时急诊内科的周俊医师打来电话说25日转科的患者要出院了,需要王巧凤取消一项医嘱。我立即打电话给巧凤,巧凤没接电话。我又打电话给李阳,电话通啦,听到李阳甜美的声音感觉好亲切,我急切的问李阳"能适应吗?",李阳说"可以的,只是某个病人不听话,昨晚闹腾一夜",我问"你怕不怕?",李阳笑着说"不怕,我们传染科人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狂犬病、艾滋病、霍乱、非典、甲流......",我连忙应答"是的,是的","需不需要我来替换你呀?",李阳连忙说"不用、不用,彬师,现在住院病人没有了,你们守好门诊,多看病人,我们1月份才有绩效呀"。我的心一酸,不知道该说什么,"想吃什么?"我问,"奶茶,原味的,用奶煮的茶"李阳怕我不明白补充说,一下把我逗笑了,我说稍后送到。
中午,赵旭凡医生吃到了心心念念的韭菜鸡蛋馅水饺,小赵医生直呼"好吃"。
感染科微信群沉默了一周,今晚异常热闹起来,可能同志们已经熟悉了工作,病人病情稳定,可以有时间和大家微信见面啦,感谢微信让我们三个病区的感染科人聚在一起,气氛欢快轻松,还搞笑。首先艳霞发了几张在隔离病区值班的医护人员照片,让我们猜是谁?
大家把感染科进入隔离病区的巧凤、艳霞、李阳、雷蕾、钟巧娅顺着猜,平时的美女穿上厚重的防护服,戴上护目镜,都变样了,一般都要三个回合才能猜对。她们穿上这身战袍每天工作6小时,得多累、多不容易,向你们致敬。看到你们这样防护严密,我们的担心也少了很多。


2020年2月1日
晚上8点半,护士李玲发了一条朋友圈,"远远的看一眼",原来,李玲9岁的女儿和3岁的儿子想妈妈了,让爸爸开车来到隔离区楼下,与李玲远远地见了一面。


2020年2月2日 晴
昨天,赵丽惠主任向院领导和专家组汇报了首例患者体温连续3天正常,两次核酸检查阴性,已经达到《新冠状病毒性肺炎诊疗指南》(第4版)规定的治愈标准的情况。
上班不久,郝应禄副院长就到感染科临时办公区来看我们,说经过院领导和专家组研究,同意首例患者出院。说目前困难是暂时的,现在防控措施到位,如果没有二代患者出现,这次延续时间不会太长,大家要有信心。并让我们安排准备出院的患者做胸部CT。
2020年2月3日 晴
中午12点,在医院专家组的指导下,经过隔离病区医护人员全力救治,我市首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患者走出了感染科隔离病区,赵丽惠主任迎了上去,把一大捧鲜花献给了患者,几位院领导让出院患者消除顾虑,交代患者注意事项,把患者送上了车。再隔离观察14天,这名治愈患者就可以和我们正常人一样自由活动了。这让我们大家看到了希望,对战胜疫情充满了信心。马上就立春了,我们期待着一起踏春赏花,迎接战"疫"胜利的到来。
通讯员 感染性疾病科 杨智彬
编辑 李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