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市人民医院
云南省玉溪市人民医院
您当前位置: 新闻动态 > 正文

疫情当下 玉医行动:轻伤不下火线

2023-01-06  
分享到:

急诊内科:筑牢生命防线

2022年的12月下旬起,如果你来到玉溪市人民医院急诊内科,映入眼帘的都是一幅幅“赶集”似的画面——

随着新冠防疫新十条的调整,疫情防控进入了新阶段,玉溪市人民医院急诊大厅24小时灯火通明,为了及时救治持续涌入急诊内科的患者,急诊内科医护人员与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急诊内科医护人员成为了这场阻击战中的排头兵,同时医院根据实际情况,统筹安排,调剂耳鼻喉(头颈)外科、重症医学科等多个科室的医护人员支援急诊内科,设立急诊内科重症监护室收治新冠重症患者,各部门医护人员有序高效运转,筑牢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最后一道防线!

在病人不断涌入急诊内科的同时,急诊内科医护人员也相继感染,在岗医护人员强忍发烧咳嗽,连日来都处于高负荷运转的状态。急诊内科主任、护士长纷纷投入到一线工作中去,统筹协调各个班次的医生和护理人员,努力克服人员不足、就诊量骤增等诸多困难。大家“轻伤不下火线”,主动加班加点工作,科里的所有人员只要身体允许,全部坚守一线。急诊内科医护人员连日来始终处于高负荷运转状态,维持急诊科有序稳定地运行,让患者都能够得到及时、规范的救治,用实际行动让每一位患者切实感受到玉医人的“速度”和“温度”。

从日落西沉到黎明破晓,从朝阳微露到暮夜星光,急诊内科医护人员的脚步从未停歇,与死神赛跑,与病毒战斗。在这些日日夜夜里,所有的急诊内科医护人员没有丝毫退缩,主动加班替班,随叫随到,毫无怨言,每天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已是常态,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玉医人救死扶伤的伟大精神,凝聚起了全体玉医人上下齐心战疫情、连续奋战打硬仗的强大合力!

耳鼻喉(头颈)外科/葛丽江

急诊内科/普麟茜

 

产科:抗击新冠 保障母婴安全

在新冠防疫新十条出台之前,新冠阳性产妇分娩方式以剖宫产为宜;新十条出台后,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意味着分娩方式的改变。玉溪市人民院产科就面临着新冠阳性确诊孕妇的分娩的应对。

为接收越来越多的新冠产妇,产科积极调整疫情防控措施,设置单独门诊诊室接诊阳性孕产妇;调整为十间病房共计26张病床为阳性孕产妇缓冲病床,并及时启动两个单间分娩室,保证产房运转。同时将产房空气消毒机运转时间每天6小时改为每天10小时,增加产房密闭空间病毒消杀。

为防止阳性产妇分娩宝宝交叉感染,调整出一间临时观察室,专门用于阳性产妇分娩的宝宝接种疫苗观察。在分娩方式不确定初期,联合麻醉科业务技术,保障新冠阳性产妇实施无痛分娩,最大限度减少分娩中因疼痛呻吟产生的气溶胶感染。

图片3

12月14日起,产科护理过第一位阳性产妇的年轻护士也阳了,之后陆陆续续许多产科的医护人员出现新冠临床症状。李昌菊医生持续发烧的情况下坚持完成了24小时夜班值守,最年长的护士刘春萍感染新冠后因为没有发热症状,一直坚持上班没有休息,阳了以后四天返岗的杨文秀医生,忍耐着严重的咳嗽,一直值守产房夜班,一夜忙着分娩接生到天亮……产科还在康复期的医护人员在症状减轻一些,就回到岗位继续坚守。

在新冠疫情高发的情况下,产科承担了发热孕产妇的接诊工作,缓解了部分发热门诊工作量,从未因为新冠阳性拒收产妇,产妇不减反增,12月份出院产妇498 人次,病区阳性产妇达到50%以上,全体产科医护人员一直接力坚守,保障母婴安全。

产科/罗艺

 

针灸推拿科:坚守岗位不退缩

自从防疫政策调整后,“新冠”患者急剧增多,急诊、呼吸、全科等内科科室,人满为患,针灸推拿科积极响应医院的安排,全力加入救治新冠患者的队伍。12月31日,针灸推拿科当日收住院患者29人,达到历史新高。

早在11月22日,针灸推拿科护士长江莎身先士卒,前往新冠隔离病区桂山院区支援,回科室后又马不停蹄地投入到科室工作。段云庆主任医师在门诊上班时第一个被感染了,她根据自己的症状拟出对应的方子毫无保留分享给大家;科主任张英在生病后仍然坚持在家制作幻灯片,为儿科医生分享中医药防治婴幼儿“新冠”经验,为学术会议线上讲课;为了科里的患者尽快康复,张主任症状稍有好转就放弃休息,会岗查房、开中药,全科收住患者的中药处方,均出自张主任之手。

新晋孕妈张青医师,不幸也“阳”了,反复发热,居家休息症状好转后还是要坚持到各个科室会诊;徐艳清主治医师的爱人是军人,绝大部分时间不在家中,平常下班回家还要照顾2个年幼的孩子,她被感染的时间相对靠后,抽调至呼吸科轮班,独立一人坚守呼吸科夜班,直至被感染发病居家休息;郭向前主治医师也抽调其他科室,工作期间也“阳”了,当我科接到通知开始收治新冠患者,郭医生提前结束休息返岗工作;在下乡中的方御权主治医师从元江返回医院上班;赵健主治医师作为科里最年轻的男医生,是科里的壮劳力,常常被“逮到”干累活,此次抽调支援发热门诊,不辞辛劳一干就是1月余,回科室后就赶上收治患者人次历史新高日,并且到目前为止,扛住了病毒的侵袭,被大家评选为“天选值班人”。

科室老革命栗勇胜副主任医师也扛住了病毒侵袭,至今坚守岗位;李彩莲医师作为科里年纪最小的医师之一,在上级医师陆续生病后,坚守岗位,微信头像从“天选打工人”变成“开工”……由于医护人员紧缺,大家恨不得生出三头六臂,全力发挥自己的力量参与到抗疫战斗中,无人退缩!

针灸推拿科/徐倩楠

 

神经内科:我多些辛苦,就能有一位同志少些辛苦

12月份以来,神经内科医务人员因收住诊治的新冠阳性患者陆续增多,相继被感染,连日的持续减员给正常临床工作带来重重困难。在“兵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神经内科医护人员症状稍微减轻一点,就带病返岗、连续奋战,全力保障医疗服务正常运行。

特殊时刻,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更是疫情给我们的附加考卷。科主任王继华和护士长可秦竭尽全力,积极在医护健康和患者健康中寻找平衡点。积极协调各类防疫物资,落实疫情防控各项内容,督导感控小组定时进行临床和办公区域消毒,争取使科内医务人员感染高峰尽量推迟变缓。在人手最紧张的时刻,可秦护士长不顾身体不适投身在临床一线:“让我多辛苦一点,就能有一位同志少辛苦一点,这就很值得。”

图片4

不到一个月,神经内科已有七成医务人员确诊感染。高热、乏力让人体力不支,为了支撑起科室日常工作的正常运转,许多同事都强撑着身体把当日的临床工作完成后再休息,更有几位同事在感染或有症状后仍然坚守岗位至今。他们的原因都是一样的:如果我现在倒下了,我的病人怎么办?科室工作怎么办?

科室副主任胡嘉云连续3天顶着高烧坚守岗位。他担负着科室各种危急重症的抢救工作,同事们都劝他休息一下,他说:“科室病员激增、人手紧张是困难,面对困难我不能退。”

新冠感染的高峰来袭,比每个人预计的都似乎更要汹涌。在临床,我们就是一线的战士,倒下了,还有战友继续战斗,减轻了,我们便第一时间返岗。也许我们的声音沙哑,也许我们也咳嗽未愈,也许面容更加疲惫,但每个人都义无反顾,与病毒抗争。

神经内科/曲菲

编辑/李岚

无标题文档
医院地址:玉溪市红塔区聂耳路二十一号
专科预约方式:微信搜索添加关注“云南省玉溪市人民医院”公众号,
支付宝生活号关注“云南省玉溪市人民医院”等进行手机支付预约挂号服务。
版权所有:云南省玉溪市人民医院
制作单位:玉溪网 
滇ICP备2020008668号-1  

滇公网安备 530402020000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