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市人民医院
云南省玉溪市人民医院
您当前位置: 新闻动态 > 正文

疫情当下 玉医行动:战在“医”线

2023-01-14  
分享到:

编者按:面对这次疫情,这场硬仗的复杂艰难程度非同一般。如今疫情海啸依旧汹涌,在感染高峰和重症高峰接踵而来之际,玉溪市人民医院全院打通,采取在全院范围内统一调配床位资源,增加收治床位数,增加各病区的抢救床位数,增加监护病房床位数、紧急采购呼吸机及重症救治药品等措施来满足群众就医需求,达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的要求。同时为保证入住各病区的新冠感染患者能够得到妥善的医疗救治,各学科医务人员全院统一调度,经过培训后梯次支援各病区,采用专科医师带非专科医师、重症骨干带组非重症医师等方式开展诊疗活动。同时,医院还将各临床科室划片,由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急诊内科、全科(有多名呼吸医师)、重症医学科等专业科室分片包干,负责指导诊疗。成立呼吸疾病救治专家组、重症救治专家组开展会诊、巡诊、督导,最大限度提升各病区的收治效率和救治水平,规范诊疗行为。

老年医学科:护住“夕阳”暖心红

俗话说“牛老怕惊蛰,人老怕大寒”,一年当中的大寒时节,也就成了老年人最为难熬的“一道坎”,新冠感染且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更是雪上加霜。12月中旬以来,老年医学科50张病床每日都收治满,收治的患者普遍年龄在80岁以上,90岁以上的占近2/5,危重症患者占住院病人的2/3以上。

医护人员也陆续被感染,科室每日处于高负荷运转状态。多数医务人员带病坚守岗位,共同承担起了老年医学科每日繁重的救治工作。护士长王安秀感染后持续上了10多天班,每日完成责任班职责外,统筹协调各个班次、准备物资、做好危重症患者的查房等工作;护士段玉琼,54岁的她感染后仍然坚持上班,咳嗽声不断,她说:“我能坚持就坚持上,科室人员少,大家都难,一起攻克难关吧”;护士郑芳旭发热38摄氏度、心慌气短仍然坚持上完夜班;护士刘鑫欣发热39摄氏度、全身肌肉酸痛,仍然坚持到科室上责任班,她说:“大家都生病,人员紧张,每天都加班加点,少一个责任班大家没有办法上班”。护士许欣刚刚从隔离病房返回科室,没有来得及休息就投入科室工作中,感染后发热仍坚持在岗;护士杨珂蓉感染后坚持在岗,遇到因护士身体原因需要更改班次,她下夜班也主动提出可以继续再上个夜班……

在老年医学科,老年患者的病情变化非常快,病房里90%以上都是重症肺炎、呼吸衰竭合并多种基础病的高龄老年人,心力衰竭、心肌梗死、脑梗死、肾功能不全、消化道出血等此起彼伏,病情极重,随时可能有生命危险。其中一名82岁的老年高龄患者,因患多种基础疾病,血氧低至70%左右,尽管给予面罩吸氧,抗感染,化痰等对症治疗,但患者的血氧仍不能维持,咳嗽、胸痛、气喘、呼吸困难不能缓解,甚至出现突然意识丧失,呼吸心跳骤停。医护人员立即给予抢救,终于使患者的呼吸心跳得以恢复转入ICU继续治疗。

一名90多岁的老年患者,因家人全部感染没有陪护人员,护士们轮班主动照顾,帮助老人更换衣服、服药、订餐喂食、协助老人大小便……病区患者目睹此景,都深受感动,纷纷赞扬护士这么忙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到这些,不仅是治病救人的白衣天使,还是病患的知心人、家人。

这波疫情来势汹汹,老年患者的病情都非常凶险,医生最少的时候只有4人坚持在岗,同时承担着住院部和门诊繁重的工作,院长郝应禄每日到科室给危重患者查房,结合患者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好几次护士早上07:30到科室上班,郝院长已经查看完危重患者,郝院长说:“坚持生命至上,做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老年患者是弱势群体,作为老年医学科医护人员,大家要尽全力做好老年患者的救治工作。”

老年医学科/干部医疗科 王安秀 周红坚

 

耳鼻喉(头颈)外科:外科医生也能顶上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十条”的发布后,与新冠疫情的三年拉锯战迎来总攻时刻——全院打通,所有科室一起收治新冠。耳鼻喉(头颈)外科也积极响应医院调配举措,12月27日起关闭住院病区,科室多名医护人员分别支援到急诊内科、感染性疾病科、疼痛科、血液内科、风湿免疫科、重症医学科等多个收治新冠患者的科室。

按照医院安排,1月4日耳鼻喉(头颈)外科也开科收治新冠患者,仅2天时间,科室40张病床全部收满。面对接踵而至的病人,全院医护一条心,主动加班替班,决心打赢这场硬仗。

在这场“大考”面前,耳鼻喉(头颈)外科全体医护始终牢记“健康所系,生命相托”的职责使命。面对收治的患者中,高龄患者较多,同时伴随着各种基础病,为了更好地救治患者,科室全力以赴开展医疗救治工作,医生利用短暂的休息时间,努力学习内科疾病知识,尤其是新冠患者的相关诊疗标准,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

耳鼻喉(头颈)外科/葛丽江

 

内分泌代谢科:迎难而上 永不退缩

12月27日,内分泌代谢科开始收住新冠感染患者。早上8点开始,一批一批的阳性患者进入病区,多为高龄、症状较重的患者,1天就把整个病区收住满。因科室病区占有2个楼层,医护人手严重不足,科室在家休息能坚持的阳康期医护人员均到岗投入到救治工作中。内分泌代谢科在主任丘红梅的带领下,医生分为2组,分为2个病区,24小时值班,调整门诊出诊人次,以保障住院病区救治工作。护士长李锡花是第一批进入新冠感染定点医院(桂山院区)担任病区护士长,回科室上班后,一直带病坚持工作。

当前,疫情防控工作的重点是“保健康、防重症”。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特殊群体,基础疾病多,免疫功能差,易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且感染后更易发展为重型及危重型,死亡率高。儿童青少年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人群感染新冠后病情加重、易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此次疫情期间,内分泌代谢科收治患者中,有多年未见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且病情危重,血pH值低至6.77,碳酸氢根离子(HCO3)低至1.5mmol/L,比标准的重度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还要严重,对救治的医护人员来说是一场硬过硬的“硬仗”。

一个个患者病情变化,一次次的危重,一次次的抢救,一次次把患者从死亡线上拉回来,各种基础病出现的病情状况一次次疯狂考验着科室全体医护。在如此多的困难面前,内分泌代谢科医护人员没有丝毫退缩,主动加班替班,随叫随到,凝聚力量、上下齐心战疫情。

内分泌代谢科/丘红梅

 

重症医学科:坚守最后生命防线

12月伊始,重症医学科开始进入新冠危急重症患者的救治战斗。随着疫情的进展,病区收治的阳性患者逐渐增多,重症医学科的医护人员也陆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感染症状。一边是急危重症患者增多,一边是医护人员骤减,重症医学科迎来了有史以来最艰难的一场考验。在科主任的带领下,所有人都在坚守,医护人员中有的高热一退便立即返岗,有的高热咳嗽也坚持坚守到了最后一刻。

11

ICU病区相对封闭的特殊性,外面看不到里面忙碌的景象——危重患者的病情随时可能发生着变化,医护人员来回奔波,病房里的血液净化治疗、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俯卧位通气治疗、危重患者外出检查及转科等工作都在忙碌而有序进行。重症患者的收治高峰仍在持续,工作量与工作强度剧增的双重压力,全体医护人员不敢有丝毫的松懈,统一行动,守护患者生命安全。

重症医学科/杨塬湘 董云春

 

胃肠-疝与腹壁外科:“疫路”相逢勇者胜

“快,37床呼吸不行了,心率快,氧饱和度持续降低,需要重症医学科会诊”

“3床血压低,心率快,血氧饱和度一直上不去。”

“快推急救车,患者心脏骤停了!”

伴随着仪器滴滴答答的声音,胃肠外科监护室里的场面紧张而有序,匆忙的脚步,穿梭的身影,让这个往日相对安静的病区如“战场”一般忙碌。患有基础疾病的新冠感染患者增多,胃肠外科疾病起病急、疾病发展速度快,科室全体医护以过硬的专业素质和心理素质,坚守岗位,尽全力保障着危重患者的及时救治。

在科主任钱飞和护士长晋文洁的带领下,胃肠外科医护相互鼓励、扶持,也靠着一股劲扛了下来。在最艰难的时刻,胃肠外科医护人员无一人退缩,无一人掉队,凝聚起同舟共济的力量。

胃肠-疝与腹壁外科/张俊

 

后勤保障部:党员带头 助力一线

12月以来,医院临床一线迎战疫情大考,后勤保障支部的党员们也不甘落后,为助力一线战疫积极开展全院院区公共区域消杀工作。

22

后勤支部的党员们表示,虽然不是在临床一线,但也能为医院防疫大局贡献力量,配合全院合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在自己的岗位上坚守奉献。

后勤保障部/尹鹏

编辑/李岚

无标题文档
医院地址:玉溪市红塔区聂耳路二十一号
专科预约方式:微信搜索添加关注“云南省玉溪市人民医院”公众号,
支付宝生活号关注“云南省玉溪市人民医院”等进行手机支付预约挂号服务。
版权所有:云南省玉溪市人民医院
制作单位:玉溪网 
滇ICP备2020008668号-1  

滇公网安备 530402020000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