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新闻网讯(记者 常俊卓) 从春节后至今,易门县陶瓷特色工业园区中佑生药业扩建现场,工人们正忙着施工,厂房已拔地而起。 与佑生药业施工现场一样,在整个工业园区,到处都可以听到机器轰鸣声,见到挖掘机挥舞着长臂不停地开挖土石方如火如荼的建设场面。 “近年来,易门县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以‘一园五片’工业园区为发展载体,逐步培养起‘三主两新’工业格局,工业园区工业总产值约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80%,已成为易门县工业经济发展的‘排头兵’。”望着眼前的一切,易门县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肖维春介绍道。 “这几年园区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支柱性产业发展后劲不足仍是园区建设的一块‘短板’。而园区工业总产值又占了全县工业总产值的绝对大头,因此,园区工业发展情况势必会影响到全县工业乃至全县经济的发展情况。”肖维春在对园区发展前景充满信心的同时又深感压力很大。“2011年和2012年,全市主要指标完成情况排名,易门县均为第七,排位如此靠后可以说一定程度上受到这块‘短板’的影响。” 对于造成园区建设的“短板”原因,肖维春分析,主要是因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工业投资项目相对较少,以及企业融资困难都制约了园区工业项目的推进速度和工业经济发展速度”。而要解决这块“短板”问题,肖维春认为:“必须要紧紧围绕易门的‘三主两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易门有丰富的铜、铁、锰、瓷土等有色金属和非金属矿产资源,因此以有色矿冶业为基础,延伸产业链是易门招商引资的立足点。 易门虽已引进了云铜、昆钢、玉矿、贵研铂业等战略合作伙伴共同推动了矿冶业的发展,但大部分还是以初加工为主,造成了易门矿产资源综合开发不够,也导致了易门矿产业发展的后劲不足。 “我们以后要把发展重点放在以铂族金属回收利用为龙头的稀贵金属生产加工以及铜产品精深加工上,延伸产业链条,在充分利用矿产资源的同时提升经济效益。”肖维春介绍。 陶瓷建材素来是易门的一个典型产业,易门产区是云南最大的陶瓷产区,产品占据了云南省80%的市场。但是因为其主要针对的几乎都是农村中低端市场,因此发展一直很缓慢。若想增强自身竞争力,占有更广阔的市场,易门陶瓷企业急需调整产品结构、推出新品、促进陶瓷产业提档升级。但当前易门陶瓷企业却面临着创新和研发技术不够、人才缺失、品牌意识薄弱等问题。因此,园区期望能够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一批做高端品牌的企业解决易门陶瓷业当前所面临的困境,“下一步,我们要生产自己的中高端产品,打造自己的品牌。”肖维春期望。 易门素有“菌乡”之称,被列为“中国·云南野生食用菌交易中心”。“我们不能辜负大自然对易门的厚待,一定要好好利用这些野生食用菌,引进一些食品加工企业,并把这些企业做大、做强、做出特色。”肖维春说。 易门还打算依托日益扩大的“滇中水城·菌乡易门”的影响力,发挥其在滇中产业新区核心区和背靠昆明的区位优势,发展以生态休闲文化旅游、现代物流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以畜牧、烤烟、蔬菜、特色林果为主的现代农业;建立起以野生食用菌、酱咸菜、白酒、矿泉水、肉制品为特色的绿色食品加工基地。 此外,易门县招商引资的重点还有以民族药、天然药、生物制品、中药饮片、中成药为主的生物制药和装备制造业。 肖维春还告诉记者,为了能够增加客商前来易门投资的吸引力,园区正在积极拓宽融资渠道,抓紧时间大力兴修兴建基础设施,营造更好的园区环境。易门县为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还首次拿出3100万余元作为招商引资资金,鼓励单位和个人做好招商引资工作。“为了能够吸引客商前来易门投资,我们是做足了功课,可以说是‘虚位以待’了。” 编辑:李海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