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上半年招商引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全市半年招商引资工作座谈会明确下半年全市将不断创新方式,务实高效抓好招商引资工作。 会议指出,将按照稳中求进、稳中求快、稳中求好的要求,强化统筹协调,突出工作重点,优化投资环境,提高服务效能,更加注重招商引资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相结合,更加注重招商引资质量和效益提升,更加注重优化投资结构、聚焦产业招商,更加注重项目落地推进,落实五项措施,让招商引资取得实效。 措施一:落实责任,严格督查,力推项目落地。把招商引资项目落地推进作为工作重点进行突破。进一步放宽准入门槛、降低创业平台,优化审批流程,提高行政效能;严格执行市级领导联系推进重点招商引资项目、招商引资重点工作责任分解方案等配套制度,明确责任,强化服务,细化措施,狠抓落实,严格督查考核,切实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推进项目落地,特别是重点工业项目建设。对未签约有意向、已签约未开工、已建设未竣工的项目,分类联系推进,切实破解各种不利因素的制约,认真解决好项目落地难的问题。加大综合整治力度,优化投资软环境,消除投资者的顾虑,增强投资者投资的信心。 措施二:抢抓机遇,紧盯项目,主动出击,强化招商推介。进一步突出招商引资的重点区域,深入分析发达地区产业转移趋势,积极研究承接转移对策。要强化“突破台资、巩固三区、对接央企、深耕环渤海、面向东南亚”重点区域招商布局,强化重点区域招商。继续借助国家和省的重大招商和经贸洽谈活动平台,主动对接,精心准备,高效组织活动。强化异地商会的平台纽带作用。充分利用玉溪交通、区位、环境的有利条件,加强与各类驻滇驻玉商会合作,针对商会成员及原省籍企业产业优势、战略布局,以项目为基础,量身定制活动方案,组织专场洽谈推介活动,节俭务实高效推动以商招商。积极探索开展委托中介、驻外机构等平台进行市场化招商,不断拓展招商引资新渠道。重视招商推介跟进回访,深入对接洽谈,促成一批项目落地建设。 措施三:强化产业,加快聚集,合理布局,促进结构优化。依托重点产业,强化产业招商。要充分利用我市的区位优势、自然资源、产业基础、人文特点等条件,按照资源消耗少、科技含量高、成长潜力大、环境污染小、综合效益好的思路,明确产业布局、行业重点和发展方向,注重产业带动型战略项目的产业集聚和带动作用,以特色产业项目、优势产业、龙头企业为重点主攻方向,按照“抓大、选优、引强”的思路,紧紧围绕和依托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金属延伸深加工、高端装备制造、高原特色农业、现代物流商贸、特色文化旅游等重点产业,强化生产性项目招商。对国际国内500强、中国民营500强、行业百强以及区域性龙头企业、中央企业等重点企业,要敢想敢干,勇于对接,以不言放弃的精神、坚韧不拔的毅力,力争大企业、大项目的招商突破。依托职能部门,强化行业招商。依托园区平台,强化园区招商。以园区建设发展作为推动工业项目发展的基础条件,创新园区发展运行机制,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土地收储整理,进一步发挥招商的引领带动作用,引企入园,各园区明确产业发展重点,有针对性地引入优强企业和配套企业,形成产业集聚。 措施四:把握趋势,重视包装,优化更新,夯实项目基础。加强招商资源信息的收集整理,围绕国内外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把握500强企业、央企等龙头企业的投资热点和资本流向,对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和特色文化旅游等重点产业进行项目策划,在玉溪重点产业优势资源与央企及500强企业等龙头企业之间寻求合作切入点,包装一批符合我市产业定位、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科技含量高、辐射能力强、能有效推动产业集聚和延伸产业链的项目。加大项目开发包装工作机制创新,强化对项目开发包装工作专项考核,建立重点项目市县区联合评审机制,对项目库实行动态管理,做到定期更新。积极探索利用专业机构进行项目开发的新机制。 措施五:加强督导,挖掘资源,寻找突破,提升外资工作。外资目前仍是玉溪引资工作的短板。强化目标、分解任务,细化工作措施,围绕我市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和资源状况,紧盯国际产业转移新趋势和外商来滇投资需求,主动作为,强化对接,完善机制,做好服务。政协、统战、外事、台侨等部门,要发挥对外联络广、海外资源多的优势和特点,积极联系客商,大力推介项目,努力实现外资工作的新突破。(记者 张志云) 编辑:何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