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鑫诺陶瓷生产区一角。近年来,鑫诺陶瓷、太标万台数控光机等生产性项目的投资投产,为我市改善投资结构起到了积极作用。 1至7月全市实施一产项目76项、二产项目345项、三产项目425项,分别引进市外到位资金15.28亿元、115.85亿元、208.48亿元 随着中国·东盟国际生物医药港、红塔区年产20万吨公路波形护栏产品生产线和易门县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综合利用开发等一个个生产性项目落地动工,我市的投资结构得到了较大改善。 据市招商局统计,1至7月全市实施一产项目76项、二产项目345项、三产项目425项,分别引进市外到位资金15.28亿元、115.85亿元、208.48亿元,其比例为5:34:61,二产业占比比一季度提高近9%。其中,工业项目338项,到位资金112.76亿元,占全部引进资金的33%;新建工业项目134个,实际到位资金47.25亿元,占新建项目到位资金的36%。 这是今年全市招商引资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优化投资结构的成果。去年,我市着力做好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招商引资三篇大文章,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生命线,依靠“大招商”谋划“大发展”。通过招商引资,招来了产业项目的同时,也招来了大批改善民生的公益性项目、夯实基础促发展的基础设施类项目,对项目和资金进行了量的积累。我市提出,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起步之年,是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的攻坚之年,必须坚持创新驱动、聚集产业、优化结构、力促跨越,更加注重招商引资与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相结合,更加注重招商引资质量和效益提升,更加注重优化投资结构、聚焦产业招商,把侧重点转向优化投资结构,突出产业招商。 上半年,从市级层面到各县区、园区都对产业发展进行了再定位,明确了产业招商重点。截至5月末,全市共开发包装2014年至2015年5亿元以上招商项目121个,总投资额2374.95亿元,其中新型工业项目和现代服务业项目83个,总投资额近1800亿元。突出抓好生产性项目特别是工业项目建设,加快推进50项续建、50项新建、50项前期、50项招商引资产业示范带动项目,确保非电工业投资160亿元以上。高新区立足招商引资做大总量,布局了包括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现代服务在内的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元江县重点在农业规模化种植及精深加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旅游服务业、清洁能源等领域,开发包装24个符合该县产业定位、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辐射能力强和能有效推动产业聚集的重大生产性项目。易门县主动融入滇中产业聚集区,继续调整完善工业园区规划和产业布局,围绕高原特色农产品加工、新材料新能源、新型建材、生物制药、资源循环利用等主导产业,加快招商引资步伐。研和工业园区立足构建“一心、两轴、四廊、多片”空间布局,培育三大支柱产业,建设六大产业基地。年内将全力推进投资5亿元的年产20万吨公路波形护栏一期项目建成投产,加快推进投资40亿元的年产400万吨热轧板项目前期工作,立足产业包容、产业融合和产业延伸,推进钢铁产业转型提档。加快推进包括中德产业园、台湾产业园前期工作,引进德国机械制造和台湾电子制造中小企业群,发展壮大装备制造业。抢抓昆玉电气化铁路改造、泛亚铁路东中西线建设机遇,加快物流园区规划,推进现代物流产业发展。同时,加快中小企业创业园建设,推动轻工、机械加工、五金机电等行业发展。建设冶金化工、新型装备、现代物流以及综合产业、新能源新材料、增值加工六大产业基础,构建现代产业发展体系,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进在谈项目落地。 8月11日,中国·东盟国际生物医药港项目在澄江县提古工业园区开工,为玉溪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掀开新篇章。该项目定位为西南地区首个以医药港命名的区域性医药生产和商贸综合园区。项目建成达产后,将成为西南地区规模最大、配套齐全、管理规范、效益一流的新兴生物医药商贸、流通和研发总部基地。 市委工作会议提出传统产业高端化、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化、优势产业集群化、重点产业品牌化的要求,我市投资结构还将随着招商引资的深入推进得到进一步改善。 编辑:何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