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引资决定着经济发展速度,仍然是当前玉溪经济工作的“牛鼻子”。日前召开的全市招商引资暨固定资产投资推进会上提出,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创造新机遇、赢得主动权,抓住关键,推动招商引资取得新突破需要实现“三大转变”。 从推动项目招商向产业招商转变。在经济新常态下要准确把握国家和省的产业发展政策,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9大特色优势产业,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突出企业主体地位,招大引强,联合协作,在延伸产业链上作文章。据了解,今年我市更加注重外引与内联有机结合,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积极盘活本地小微企业和存量资本,形成新的产业集群。我市还将充分利用“南博会”、“泛珠会”、“滇港粤澳”、“滇沪”等合作机制和平台,主动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川渝等重点区域的对接,深化经济交流和产业项目转移合作,形成新的投资热点。 从全面招商引资向挑商选资转变。发达地区的实践经验表明,挑商选资是培育产业、转型发展的有效途径。玉溪交通区位优越、生态环境良好、产业基础扎实、劳动力素质较高,但环境资源约束大、产业配套能力弱等问题也较为突出,必须找准坐标定位,突出质量效益,提高门槛,科学取舍,选择科技含量高、产业链条长、税源贡献大的项目,引进占地少、消耗低、污染小的项目,坚决避免低水平引进,要使招商引资成果经得起实践检验和历史考验。在生态环境敏感区域特别是“三湖”地区,严把环境准入关口,做到环境污染项目不落地、环保不达标项目不落地。挑商选资的重点放在引进战略合作伙伴和引进技术、人才、智力上,既注重“大招商”,更强调“招大商”,紧盯国内外行业龙头骨干和领军企业,精准招商、点对点招商。 从推动招商签约向项目落地转变。项目落地是检验招商引资工作成效的实践标准,评价招商引资工作好不好,不是看签约了多少项目、引来了多少协议资金,而是看落地了多少项目、形成了多少投资实物量。今年各县区和有关部门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和推进实施上,按照属地管理和“谁签约、谁负责”的原则,盯死项目、关心客商、跟踪服务,落实推进责任、规定推进时间、明确推进路径、创新推进方式。今年我市将采取集中审批、集中开工、集中检查、集中通报的方法,确保招商引资项目有序推进、实现实物投资500亿元以上,形成“引进一个、成功一个、带动一片”的良好局面。(记者 张志云) 编辑:何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