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名称
|
澄江县抚仙湖北岸生态湿地建设项目
|
项目主办单位
|
澄江县抚仙湖管理局
|
项目建设地点
|
抚仙湖北岸
|
建设性质
|
续建
|
项目简述
|
项目围绕建设“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抚仙湖北岸生态湿地,
通过整合在建和拟建的系列工程, 将抚仙湖北岸新环湖路以下村落、企业全部搬迁、农田全部清退。项目占地面积:11295亩;建设运营周期:21年(建设期1年,经营期20年)。
|
项目实施
依据
|
项目符合《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5〕17 号文)、《财政部 环境保护部 关于推进水污染防治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实施意见》(财建〔2015〕90 号)、《云南省抚仙湖生态环境保护试点实施方案》、《抚仙湖流域水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
|
项目建设条件
|
项目地为平整农田,背面紧挨抚仙湖调蓄大沟、水资源丰富,紧邻新环湖路,交通便利;周边无厂矿,建设条件良好。
|
项目主要原料、辅料资源供应及劳动力资源可利用情况
|
项目施工所需材料可在当地购买。水、电资源能够满足项目需求,价格按市、县相应标准执行;主要技术人员可从省内及当地人员中招聘,其它劳动力可由当地供应,劳动力价格75元左右/日。
|
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及进展情况
|
目前已完成广南营搬迁地块湿地建设工程,已编制完成《关于抚仙湖北岸湖滨湿地修建性详细规划》(云抚旅试办18 发[2014]16 号)并取得审查意见,编制完成《抚仙湖北岸生态湿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并已取得批复,已建设完成大河口马房村 631亩湿地。
|
项目对环境的影响
|
针对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污水、扬尘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及生态环境破坏等,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执行各项环保措施,将项目建设对环境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
|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
投资估算:70亿元
筹措方式:自有资金、政府补助资金
|
初步经济效益分析
|
收益机制为财政可行性缺口补助。由于本项目为湖泊保护公益性项目,随着项目的建设及 PPP 政策制度的不断完善,经营性收入逐渐转为主要收入来源。 社会资本投资建设运营北岸生态湿地项目,其投资收益来源有三个渠道:1) 景区门票收入的一定比例。以现状年旅游门票收入约 6.0亿元的 35%用于本项目来估算,年均约为 2.1 亿元; 2)文化民俗、寒武纪乐园、艺术家村等低环境影响休闲旅游,以旅游人次 400 万人/年,人均消费 120元计,年均收入约 4.8 亿元;3)湿地部分区域可用于种植苗圃、有机水稻等,按苗圃种植亩均收入 1.5 万元估算, 苗圃种植面积为生态湿地总面积的 20%估算,年均收入约 3000 万元;4)财政资金补贴。抚仙湖水资源保护费按一定比例,每年有 300多万元资金用于补贴社会资本收益。以上四项合计7.23亿元,经测算,该项目内部收益率为19.27%,投资回收期为10.81年。
|
合作方式
|
PPP(社会资本占17.84%股权)
|
联系方式
|
联系单位: 澄江县抚仙湖管理局
联 系 人:杨礼平
联系电话:6916878
0877-6910499(澄江县招商合作局)
传 真:0877-6912211(澄江县招商合作局)
电子邮箱:529131685@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