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华宁长安网 >> 政法园地 >> 政法文苑
梦想放飞在那个金色之秋
-----华宁县公安局民警施艳琼的高考故事
2018-06-01 16:27:41

    本网讯   我是幸福的,也是幸运的,经过小学五年、初中三年和高中三年的刻苦学习,1988年7月顺利迎来了充满希望的高考季。随着估分之后“云南公安专科学校”高考志愿的填报,人生梦想放飞在了那个金色的秋天。从此走上从警之路,至今不能停息。

说起高考,情景再现,仿佛如昨。

神圣日子,庄严时刻。1988年7月7、8、9日,神圣的日子,庄严的时刻,我们的高考季。因远离家乡,没有父母陪伴,这反而让我的高考少了些外在压力,感觉比较轻松。早晨正常起床、中午照常休息、晚上不去熬夜,一日三餐吃饱喝足。语文、英语、数学、政治、历史、地理,简单的先做,复杂的、疑难的认真思考,一科一科攻克,一题一题解答,7号、8号、9号,时间飞速而过,我的高考顺利结束。

随后是估分,起初因对数学科目的分数估计失误,得出的总体估分偏低,心理不免有些失落。直至接到391分的高考成绩通知单,到教务处查看,得知自己的分数上了文史类专科录取线时,悬着的一颗心终于落了地。

志愿填报,理想定格。那时的我,虽已是高中学生,或许是从小受乡村生活的影响和自身社会知识的局限,起初对人生的理想追求也没有太大的目标,更不敢过高的去追求什么,直至高二上学期一次母亲来校探望方得头绪。之以所高考志愿选择公安专科学校,后来做了警察,一方面出于自身对警察荣耀职业的理想追求,同时也离不开父母的引导。

家中姊妹七人,一个弟弟,六个姐妹,我排行三女子。1988年高考时,弟弟尚年幼,年方一十有三。虽然姊妹七人都读过书,但大姐是附设初中毕业,二姐他们五人则是初中和小学肆业,只有我一人上了高中。加之家中男孩不多,或许是我小时有些“调皮”的缘故,无形中父母把我当男孩养,多年来让我剪短发,穿深色系衣服,特别是考上高中以后,父母的这种愿望更为强烈。母亲曾多次念叨让我去当兵,只是后来跟他们讲了我想考公安学校的想法后,二老才改了主意。在我填报高考志愿大家商议时,他们没有提出更多的异议,母亲笑着对我说:警察也是半个兵,只要你喜欢,做什么都可以。

就这样,“云南公安专科学校”首当其冲占据了我高考志愿的第一栏,剩下的事就是在家坐等录取通知。

顺利入学,梦想起航。通过体格检查、政治审核,1988年9月16日我正式成为云南公安专科学校88级治安专业的62号学员。开学的那天,父母送到学校,安顿好后离开。临走时母亲叮嘱:安心学习,注意安全。

梦想插上翅膀,扬帆起航,从此在公安事业的大道上迈步前行。

从过去的橄榄绿到现在的藏青色,从那时的莘莘学子到如今的公安战士,为人生的理想、热爱的事业奋斗二十六个春秋,兢兢业业,从未停息。

现在想想,1988年的那个秋天,仍然是金色的。

今生从警,无怨无悔!

                                         作者:华宁县公安局民警  施艳琼

编辑:宋宇洪欣

编辑:华宁长安网
关闭
主办:中共玉溪市华宁县委政法委员会
运维:玉溪网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