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新平长安网 >> 政法园地 >> 政法风采
刘俊刚:11年,他抓到了命案真凶
2024-10-10 09:25:42

1

刘俊刚仔细勘查现场物证。

□  通讯员 苏献东 文/图

他叫刘俊刚,是新平县公安局刑事侦查大队民警。2013年,他大学毕业来到新平县公安局刑侦技术岗位从事警务辅助工作,就遇到了发生在深山老林里的一起命案。2024年,从警10余年的他,在锲而不舍的坚持中,抽丝剥茧,终于侦破了这起命案,抓住了真凶。

初出茅庐 即遇命案

2013年7月,刘俊刚从昆明医科大学毕业,来到新平县公安局刑事侦查大队,从事刑侦技术辅助工作,大家都亲切地叫他“小法医”。而刚参加工作几个月的他,就迎来了一场实战考验,在辖区一深山老林里,有群众发现一具女尸,系失踪人员董某某。

大队领导安排刘俊刚和同事前往案发地,开展现场勘查和尸体检验工作。解剖工作持续到次日凌晨才结束,初出茅庐的刘俊刚意识到刑侦技术工作者为了破案,可以不吃饭、不睡觉。尸体解剖工作就算遇上没水没电,也必须克服困难,第一时间为案件侦破提供技术支持。

经现场勘查和尸体检验,发现死者系被他人用钝性物体打击头部,导致颅脑损伤死亡,刘俊刚与同事在死者的衣服上和身上成功提取到嫌疑人遗留的DNA。根据案件侦办经验,成功提取到嫌疑人DNA,距离案件侦破也不远了,但此案没有想象中的简单。因没有其他重要证据,市、县两级公安机关采集送检DNA血样2100余份,但未比对出嫌疑人。初出茅庐的刘俊刚这才知道,光靠一腔热血不一定能破案,要通过不断学习,不断积累经验,加上强大的科技支撑,才可能破案。

大海捞针 查找嫌犯

2014年,刘俊刚通过社招考试,如愿成为新平县公安局民警,并分配到乡镇派出所工作,后调整到刑侦大队,从事刑侦技术工作。回到最初的技术岗位后,面对自己曾经参与的董某某被害案,刘俊刚陷入了沉思。多年来,县公安局刑侦技术部门一直开展DNA查询比对工作,市公安局刑侦所民警也多次利用全国会战机会,带案到外地开展DNA比对,却始终没有获得有价值的线索。

近年来,随着全国DNA数据库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刘俊刚认为这是侦破董某某被害案的机会,便先后辗转昆明、昭通、四川等地排查相关家系,采集人员血样送检比对。在省公安厅和昆明市公安局的大力协助下,终于比中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的李氏家系。

为尽快侦破此案,刘俊刚及同事立即前往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进行血样采集工作。而在与资中县公安局开展对接工作的第二天,刘俊刚肾结石发作,同事劝他到医院检查,但刘俊刚想到一旦去医院,可能需要好几天的治疗,于是便忍痛采集血样。在资中县的几天里,刘俊刚和同事采集到了计划中的23份血样。

打破僵局 锁定真凶

将血样带回检验后,刘俊刚用学到的DNA知识,发现李某全与李某(李某全儿子)符合单亲遗传关系,通过对李某全展开深度研判分析,发现案发时李某全到过新平县,综合分析嫌疑人为李某全。

2024年7月4日,刘俊刚同专案组成员前往四川省成都市抓捕嫌疑人李某全。李某全到案后,刘俊刚及时采集李某全血样,并立即送往上级机关DNA实验室检验比对,4小时后获得检验结果并成功比中,为侦查人员在下一步的讯问查证工作中打下了坚定的证据基础。

为了证据完整性,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在专案组成员把李某全带回新平县后,刘俊刚又同专案组成员前往李某全的老家资中县,调取李某全的户籍、前科材料,进一步搜集和完善证据材料,为该案成功移送审查起诉打下了坚实基础。

从医学院毕业到警队工作,刘俊刚就遇到了董某某被害这样的大案,知道了破获案件的不易。接下来10多年的工作中,刘俊刚始终牢固树立“案件不破,侦查不止”的决心,全面开展物证提取检验工作,为案件侦办提供新的突破口。

编辑:王一婷
关闭
主办:中共玉溪市新平县委政法委员会
运维:玉溪网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