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唐雯霖
五年前,当王良春第一次走进峨山县富良棚乡美党村时,土墙边赤脚孩子渴望的目光和村民一句“大哥,帮我们修修路吧。”的恳求之言,让他深感脱贫攻坚责任何等之重。 作为美党村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总队长、挂职副乡长的王良春扛着这份重任坚守脱贫攻坚一线五年,协调到位脱贫扶持资金3191.5万元,有力支持了富良棚扶贫开发整乡推进。时至今日,他仍在为提升全乡水利基础设施而奔波。 同王良春一样,峨山县广大党员干部坚定政治站位,坚持党建引领脱贫攻坚,沿着“党建带扶贫,扶贫促党建”的“双推进”攻坚之路,让党旗飘扬在脱贫攻坚战场,交出了1个贫困乡和35个贫困行政村脱贫退出,全部建档立卡户和贫困人口脱贫清零,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战报。 扛起历史责任凝聚攻坚合力 富良棚乡党委书记任燕宏介绍,作为滇中革命老区、彝族聚居区、边远山区和贫困地区,戴着“老、少、边、穷”帽子划为整体贫困乡的富良棚乡“贫在峡谷、穷在产业、困在交通、难在缺水、危在民房”,根子在于基层组织不强,守贫安贫思想突出。 峨山县是新中国第一个彝族自治县,自治县成立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但由于山区面积大、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薄弱、产业规模化程度低,少数民族聚居区社会发育程度低,群众思想观念陈旧,劳动力素质低,山区贫困面依然较大。 (下转第3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