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日报 玉溪网        玉溪+    
版面大图 上一版    下一版
  2021-04-26   A03版:三版 往期回顾 搜索 返回列表
破解难点见真章 注重细节提品质
老旧小区改造改出新气象
作者: 来源:玉溪日报 字数:1404
□  通讯员  方加进 
    李燕霞  李向阳 
        
    峨山县以人民为中心,加大县城老旧小区改造力度,破解难点见真章,注重细节提品质,大力建设智慧、安全、文化小区,县城老旧小区改造改出新气象、新生活、新业态,市民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配强智能化系统  
打造便民生活圈
   “小王,称两斤米线。”“小王,给大妈来两条卷粉。”每天清晨,桂峰小区住户只要五六分钟便能在家门口的便民商铺买到早点食材,省心又省事。
    这是峨山县老旧小区改造、打造“十分钟”便民生活圈释放的福利。峨山县以数字化城市建设规划为引领,以人民为中心,想住户所想,应群众所应,小区通信光缆等管网铺设先行,并在此基础上配强小区门禁、监控、充电和停车四大智能化系统,建设智慧小区方便住户。
    在已完成改造的南苑、桂峰小区12道进出大门,布设门禁智能控制系统,把好出入小区第一关。每天数以千计的车辆和人员,通过人脸、车辆精准识别和体温感应进入小区,有效提高小区的疫情防控能力,让住户出行更方便安全。
    与平安峨山建设大数据联网,布设智能化监控系统,做到全天候监控无死角,小区所有安全、犯罪隐患自动上传公安大数据平台,给予第一时间处置。智能管控大幅增强住户的安全感,到目前为止,小区治安事件保持“零”。
    在小区搭建17个智能化充电单车棚,满足170辆电动车充电,有效破解小区电线私拉乱接现象。建设停车智能化系统,破解小区停车难,与移动公司合作,安设门禁车辆电子杆系统及停车位感应设备,车辆入门瞬间被智能跟踪和管控,有效解决车辆乱停乱放问题。同时,实行错时停车,使小区有限车位叠加增量,解决亲朋造访和周边区域停车难题。
    
“输血”变“造血”
内生动力共建共治
    县城老旧小区改造规划五期,概算投资5亿元,其中改造面积82万平方米,受益人口近1.8万人,占县城建成区常住人口近一半。目前,第三期工程正抓紧施工,有望年内完工。
    峨山县创新思路破难题,采取“财政投入+社会投入+小区资产盘活”方式筹集资金,解决项目推进资金缺口。一期、二期工程投资9500多万元,除各级财政补助外,整合管线单位和天然气公司投入960万元,共同建设;以地生财,以财融力,通过一、二期小区停车位和商铺资产盘活3600多万元,有效弥补改造缺口资金。
    共建共治并举,建立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物业公司”三方联动治理机制,推进综合治理、城市管理、消防安全等“多网合一”,把改造后的49个小区整合成一个物业服务项目,实行社会化、专业化管理,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如今,昔日的老旧小区脱胎换骨华丽蝶变,小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稳步增强,“小区就是家,家就是小区”成为共识。  
建强文化设施
培养新时代市民
    住在小区的学生李学才是“喜马拉雅有声图书馆”的常客,他通过听、读、看、诵等智能阅读,轻松汲取文化知识。他说,没想到小区还有图书馆,阅读路径多,查阅知识点快。
    峨山县多措并举建设小区文化,充分利用墙体空间和边角空地,精心绘制墙体画,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示峨山优秀传统民族文化,强调峨山市民公约;以小区党群服务中心为平台,定期上党课,开展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部门联动开展民法典进社区宣传,增强市民法治意识;举办“七夕秀恩爱”等系列家风家训传承主题文艺演出,传播文明新风,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摒弃丑陋恶习;利用小区非遗传习室,举办彝绣培训班等,让群众学习致富技能。通过立体化、多维度人文情怀建设文化小区,造就感党恩、有文化、懂法规的新时代市民。
玉溪日报社版权所有  滇ICP备:08100907号-4  滇公网安备:53040202000160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877-2058846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电话:0877-2058846  举报邮箱:1470154883@qq.com
地址:玉溪市玉兴路120号玉溪日报社  邮编:653100  电话:0877-2052127  传真:0877-2052127
技术支持:玉溪网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