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日报 玉溪网        玉溪+    
版面大图 上一版    下一版
  2022-07-14   A03版:三版 往期回顾 搜索 返回列表
订单农业不能缺少契约精神
作者: 来源:玉溪日报 字数:782
□  马泉

    日前,易门县人民法院审理了易门某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诉种植户的合同纠纷案。判决2户被告农户向原告易门某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分别支付违约金1500元,其他7户农户向原告易门某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给付种子、地膜、农药款353元至2495元不等,驳回原告的其他诉讼请求。
    据报道,这家公司与这9户农户签订过娃娃菜收购合同。公司状告农户的理由是:农户不听劝阻把娃娃菜卖给了他人,没履行合同,要求农户支付违约金。而农户的说法是:该公司没有按约定的标准收购,他们不得已才把娃娃菜卖给他人。
    因为卖菜而坐上被告席,大概是这些农户事先没有想到的。尽管一审判决需支付的违约金金额不大,但它无疑给广大农户和相关涉农公司提了个醒:订单农业是契约农业,必须要有契约精神,既然签了合同,就应该履行好合同。
    易门县十街乡是个远近闻名的蔬菜种植地,当地政府鼓励菜农与收购商签订收购合同,也就是搞订单农业。订单农业又称合同农业、契约农业,农户根据同农产品的购买者所签订的合同订单,生产农产品。这种农业产销模式通过农企对接,实现农产品产销衔接,使千家万户的农民同千变万化的市场紧密地结合起来。以销定产,可以避免农户盲目生产,解决了销售问题,确保农民的种植收益。同时,有了订单,双方也都还要承担风险,农户要承担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风险,企业要承担农产品销售的市场风险。
    因此,订单农业虽然好,但也需要双方有契约精神,讲信誉,守合同。企业按合同收购,农户遵守合同,订单才会持续签下去。合同签订后,就应该遵守合同约定,只有双方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发挥订单农业的作用,长期来看,才能实现双赢。只有一方赢的合作,是不可能持久的。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也是契约经济。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础,没有信用,就没有正常的市场秩序。要解决好契约变“弃约”问题,需创造人人重视诚信的环境。只有依法办事、诚实守信,才能推动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玉溪日报社版权所有  滇ICP备:08100907号-4  滇公网安备:53040202000160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877-2058846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电话:0877-2058846  举报邮箱:1470154883@qq.com
地址:玉溪市玉兴路120号玉溪日报社  邮编:653100  电话:0877-2052127  传真:0877-2052127
技术支持:玉溪网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