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日报 玉溪网        玉溪+    
版面大图 上一版    下一版
  2022-07-18   A04版:四版 往期回顾 搜索 返回列表
玉溪师范学院文学院院长、玉溪市聂耳和国歌研究会会长时遂营:
“聂耳和国歌的故事”是属于进行时态的民族追求
作者: 来源:玉溪日报 字数:624
    
    国歌是承载集体记忆并传递共同情感的特定媒介,在国家内部赋予了国民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一致性认知、情感性体验和边界性意识。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长跑。在这条赛道上,“起来”是纵向运动;“前进”是横向运动。“起来”是“前进”的基础和先决条件;“前进”是“起来”的延续和良性发展。“聂耳和国歌的故事”不仅是云南光荣的革命传统,更属于整个中华民族和全体中国人民,且具有普遍、广泛的影响。
    1928年,16岁的聂耳加入中国共青团;1933年,21岁的聂耳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他走上一条在党的大众文艺方针指引下的革命音乐之路。聂耳最大的愿望,是创作出一部中国的马赛曲。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的民众歌曲家,曾创作出《饥寒交迫之歌》《开矿歌》《码头工人歌》《大路歌》《开路先锋》《卖报歌》等。在他逝世后,无论是音乐家还是领导人都给予聂耳极高的评价。2009年,聂耳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聂耳和国歌的故事”是年轻的,不仅仅是它的词作者和曲作者年轻,其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更是永远年轻;“聂耳和国歌的故事”是行进的,不仅仅是《义勇军进行曲》的音乐调式,更是一种奋进的姿态。“聂耳和国歌的故事”反映了铿锵的属于进行时态的民族追求。
    全国人民异口同声高唱国歌,通过国歌中蕴含的集体记忆、共有身份标识及共同情绪表达,在持续强化中华民族认同与想象的过程中,生成“全民一体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通了基础性的国歌认同进路。
玉溪日报社版权所有  滇ICP备:08100907号-4  滇公网安备:53040202000160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877-2058846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电话:0877-2058846  举报邮箱:1470154883@qq.com
地址:玉溪市玉兴路120号玉溪日报社  邮编:653100  电话:0877-2052127  传真:0877-2052127
技术支持:玉溪网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