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日报 玉溪网        玉溪+    
版面大图 上一版    下一版
  2022-08-17   A05版:五版 往期回顾 搜索 返回列表
抓住崭新机遇 规划美好愿景
—— 社会各界热议省十六运会
作者: 来源:玉溪日报 字数:2014
     漂亮的科教创新城。
编者按
    一场体育盛会激情相约,200多万玉溪儿女豪情满怀。一流的场馆、细致的服务、完备的保障……8月8日,云南省第十六届运动会在玉溪开幕。这是继1998年云南省第十届运动会后,时隔24年,我市再次承办省运会,使命光荣,既是一次跨越发展的难得机遇,也是一次城市形象的集中展示。作为东道主,玉溪坚持“办好省运会、创成文明城、带活玉溪城”,锚定“设施一流、环境一流、组织一流、服务一流、成绩一流”和“办赛精彩、参赛出彩、发展添彩”目标,在省运会大舞台上充分展示体育的独特魅力,展示市民昂扬奋发的精神面貌,用玉溪决心、玉溪力量、玉溪速度和玉溪温度,展开了一场“体育强国梦”在云岭大地的生动实践。

□  本报记者  沈杰  文/图

    2022年8月8日,云南省第十六届运动会开幕,这是玉溪人民欢欣鼓舞的时刻,更是运动健儿们拼搏奋进的时刻。这也是自1998年,云南省第十届运动会在玉溪举办后,玉溪再次迎来的省级大型综合性运动会。我市各界干部群众抓住新机遇,为成功举办省十六运会,也为今后玉溪的跨越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
    
全力以赴备战 锤炼坚毅品质
   “自2018年8月,承办省十六运会的重任交到玉溪后,她就进入了紧张的备战状态。她每天的训练情况、身体状态、学习情况等是我们最为关注的。”本届省运会乒乓球项目运动员尹欣悦母亲夏芸介绍,尹欣悦从6岁开始学习打乒乓球,今年刚满14岁,是玉溪第五中学的一名学生。7月29日到8月5日,省十六运会乒乓球项目比赛在江川区开赛,尹欣悦取得了团体第四名的成绩。
   “省运会的举办,对我们家庭来说是种机遇,为尹欣悦这样正在成长期的孩子们提供了学习展示的平台,让他们在如花的年龄能收获其他孩子无法触及的经历和经验。”夏芸说,这是尹欣悦第二次参加省运会,她不是专业运动员,平日里靠业余时间来训练。8年多的时间里,她尝试过失败的苦涩,感受过伤病的焦灼,忍受过训练的艰辛,收获过成功的喜悦。“参加一届运动会,上场参赛的时间虽没多久,但是准备周期却要持续几年,这些经历磨炼了孩子的心智,让她拥有了吃苦耐劳、永不言弃等精神品质。”夏芸感慨。
    
盛会带来新机遇 凝心聚力谋发展
   “省十六运会设4个组别,共43个大项、1035个小项。根据疫情防控需要,本届省运会比赛按照分批分段、错时错峰原则,采取分赛区、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进行。”今年3月,玉溪市教育体育局工作人员李祥康被抽调到省十六运会筹备组,他向记者介绍,竞赛日程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于8月8日前完成,第二阶段8月8日到15日,第三阶段9月至11月。
    李祥康主要负责省十六运会综合文稿起草、重大活动的组织协调等工作。他认为,省运会在玉溪举办,不仅能凝心聚力,还能在促进玉溪城市建设、推动相关配套产业发展、展示玉溪经济社会发展近况等方面迎来机遇。“在防疫形势严峻的情况下,顺利举办本届运动会是我们所有工作人员一直在努力的方向,也是玉溪人民的共同愿望。”李祥康说。
    
推进项目实施 乡村振兴添活力
   “省运会在玉溪举办,不仅为全省各州(市)运动健儿之间的交流学习提供平台,还为玉溪的发展带来了机遇。”承担着省运会开幕式节目演出任务的聂耳竹乐团演员李婷婷说,“漂亮的东风路、改造完成后的老旧小区、正在逐步发展的科教创新城等项目,都能让老百姓感受到玉溪发生着实实在在的变化。”
    红塔区李棋街道的山头社区曾是一片荒芜之地,如今一栋栋崭新的建筑拔地而起,一条条宽敞的市政道路绕村而行。科教创新城征地建设项目,将山头社区带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山头社区党总支书记唐发寿感慨:“省运会的春风如同久旱的甘霖,为山头社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点燃了山头人民心中的希望之火。”
    记者了解到,为切实抓好贯彻落实,李棋街道、山头社区干部群众严格按照项目工作法、一线工作法、典型引路法的工作要求,全身心投入到这场历史机遇中,助力省运会,助力“玉溪之变”。在实施科教创新城项目过程中,从红塔区高速公路入城口到道路沿线及科教创新城职教园区提质扩容工程项目核心区,都是该项目的重要工程内容,按计划完成了350栋民房的外立面改造、17380平方米的村内道路硬化、约76000平方米的空闲地绿化、约3500米天际线亮化等工作。这些工程的实施,快速改善了省运会主场馆周边村庄的基础设施建设,补齐了产城融合发展短板,为逐步实现乡村振兴打牢根基。

服务保障有温度 氛围营造有热度
    云南省体育局工作人员王敏红曾在玉溪求学,2000年毕业后返乡。时隔20余年,王敏红因参加省十六运会再次来到玉溪,回到这个她曾留下青春足迹的城市。
   “在学生时代,我有幸参加了1998年在玉溪举办的省十运会的开幕式演出。”再次来到玉溪,参加省十六运会相关工作,与省十运会相比,王敏红深深感慨:“沿着高速公路入城,大到城市的规划建设,小到指路牌、口罩等的设计构思,都能让人感受到省运会的浓郁氛围,感受到玉溪人民的温度。期待省运会后,玉溪能科学谋划好后省运时代的产城融合发展,规划更加美好的未来。”
玉溪日报社版权所有  滇ICP备:08100907号-4  滇公网安备:53040202000160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877-2058846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电话:0877-2058846  举报邮箱:1470154883@qq.com
地址:玉溪市玉兴路120号玉溪日报社  邮编:653100  电话:0877-2052127  传真:0877-2052127
技术支持:玉溪网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