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苗丽 李锐 文/图)近年来,新平县老厂乡依托得天独厚的万亩竹海资源,成立竹产业合作社,创办竹笋加工厂,发展“竹旅游”,多措并举做好“竹文章”,让山乡竹海变成群众增收致富财源。 近日,老厂乡罗柴冲村委会滇中苦笋合作社创立的村办企业——云南乡小竹商贸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公司拥有集清洗、蒸煮、脱水、烘干、精加工为一体的生产线,可规模化对鲜笋进行深加工,进一步提升竹笋的商品价值。 老厂乡域范围内可利用竹子覆盖面积达4.78万亩,竹材年产量3423.5万公斤,竹笋年产量206.7万公斤,干笋年产量最高可达12.4万公斤。竹产业是当地的传统产业,但由于产品更新换代慢,村民加工好的成品数量少、档次低、销路难和产业发展水平滞后,满山的竹笋并没有给村民们带来良好的收益。如今,村办企业的成立,解决了村民竹笋加工和销售难题。公司以“合作社+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带动村民融入鲜笋商业化生产,村民只要把刚采挖出来的竹笋经过简单加工后,就可以卖给公司进行精加工,既提升了竹笋附加值,又解决了销路难题。 近年来,老厂乡加快培育康养休闲“竹旅游”步伐,围绕万亩竹海和横山水库风光,不断完善区域内的通信、道路及水循环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挖掘开发当地的竹文化、竹饮食与竹工艺,整合各类资源,积极融入红河谷旅游线、新平旅游大环线和哀牢山生态旅游环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