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汤思琪)日前,栽种在星云湖西南岸的红柳已经陆续长出嫩芽,在阳光照耀下呈现出勃勃生机。 据介绍,红柳是土地改良、防沙固土、湿地绿化的优良品种,可有效吸收土壤及水体中的盐碱成分、污染物和过多养分,促进土壤微生物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在星云湖沿岸种植红柳,不仅能有效防范物种入侵,还能对星云湖的生态修复、水质提升及环境绿化起到促进作用。截至目前,江川区已在星云湖西南岸采用扦插方式种植红柳41.35亩。 “为确保红柳的成活率,我们除了定期浇水和除草外,还安排专人每周对红柳种植区域进行4次巡逻,实地跟进红柳的长势情况,如果巡查到有未成活的红柳就及时进行补种。”据江川区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江川区将加大宣传力度,结合“一进五清”、河(湖)长制等工作,就《云南省星云湖保护条例》、湖泊保护治理、红柳种植的目的和好处等进行宣传,进一步激发群众参与湖泊保护治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营造全民爱湖、全民护湖、全民治湖的良好氛围,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最大限度减少入湖污染,实现星云湖“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