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宋婕)今年以来,红塔区纪委区监委进一步加强村(社区)集体“三资”监管,引导村(社区)“小微权力”依法依规使用。各街道纪工委找准工作结合点、切入点,探索建立“三资”管理监督新机制,为村(社区)集体“三资”“加固上锁”。 为不断规范集体资产、资源处置,避免出现资产、资源零星出租、低效出租或处置产生的资金使用脱离社区、街道的监管,高仓街道结合实际,制定“预报告三监管”制度。小组和社区在处置本级资产前,需向上级报备,经社区或街道同意后方可实施。在资产处置过程中,还将分别接受社区“两委”、居务监督委员会、社区“三资”中心和街道分管领导及主要领导、纪工委、街道“三资”中心的全程监管。 为推动监督触角延伸至基层“最后一公里”,玉兴街道纪工委以“突击查库”的工作方式,联合街道“三资”中心负责人和相关工作人员,定期不定期到各社区和居民小组进行突击检查。“突击查库”重点聚焦社区、小组的集体资金账、账表、账款、账实是否相符,现存备用金金额和街道“三资”中心现金登记账目金额是否吻合,及时发现集体“三资”管理的关键环节、薄弱环节。 在区纪委区监委的指导下,玉兴街道“三资”中心进一步理顺制度、规范程序、组织培训、强化教育、督促检查,梳理形成《玉兴街道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的相关规定》,严格内部制约,从源头上管好集体资金资产。据悉,玉兴街道每年对下辖的15个社区36个居民小组实现“突击查库”全覆盖。 通过“三资”提级监督,进一步筑牢了村(社区)基层组织、集体经济基础,推动监督主体责任落实,激活了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