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邵毕然
针对市国资委监管企业普遍存在历史包袱沉重、市场化程度低、竞争活力不足、造血能力差等问题,玉溪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不断完善考核机制,2021年修订印发《玉溪市市属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实施意见》,充分发挥国有资产监管“指挥棒”作用,形成一套新的市国资委监管企业考核体系。近日,记者采访了市国资委财务监管和考核分配科科长刘孟芸,对新的考核体系作出解读。 刘孟芸介绍,新的考核体系包括质量效益、改革发展、对标评价、专项任务四部分内容。质量效益包括反映经济价值的利润总额、经济增加值两项指标;改革发展包括产业发展、资本优化、创新突破、管理绩效四类指标;对标评价由行业对标绩效评价和短板指标改善评价两部分组成,其中行业对标从反映企业盈利能力、资产质量、债务风险、经营增长四方面的主要财务指标与全国同行业企业进行对标,短板指标选取1至2个指标与本企业上年度完成值进行对标。同时,为引导企业增加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彰显国企担当,增设了固定资产投资、融资、缴纳收税等专项任务指标,压实企业责任。 截至2022年6月末,5户监管企业资产总额872.66亿元,同比增长12.47%;1―6月完成利润总额8698.72万元,同比增长140.18%;营业收入19.57亿元,同比增长36.63%;固定资产投资39.76亿元,同比增长93.29%。 刘孟芸表示,新的考核体系通过以考促动、以考促效,企业活力进一步释放,市场化转型态势不断凸显,国企价值和担当作用愈加明显,推动了市国资委监管企业高效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