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拾遗
商家的诚信与食品安全,看似是“不相干”的两个问题,本质上却是“一回事”。 食品安全问题是人们关注度较高的一个民生问题。纵观大大小小的食品安全问题,很多都直接指向“诚信缺失”四个字。前些年,食品行业屡曝食品安全、商业诚信等问题,一些企业、商家诚信观念淡薄,见利忘义,言而无信,甚至无视消费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或掺杂使假,或销售过期变质食品,屡屡突破食品安全底线。事实上,那些将诚信与良心抛诸脑后获得的“成功”不过是昙花一现,相关企业最终都失去口碑,毁了信用,其中那些触犯法律者,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惨重代价。 食品产业是道德产业,食品生产是个良心活,不仅需要有技术,而且需要有良心、讲诚信。诚信是食品生产经营者生存发展的“通行证”,食品安全直接涉及他们自身的前途命运,建立与消费者互信基础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只有讲诚信、守道德,不生产经营不合格食品,不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不采购、不使用、不销售过期食品、回收食品以及其他不符合法律规定的食品,坚决杜绝问题食品出厂、入市、进店、上桌,牢牢把住食品质量安全关,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才能行稳致远、发展壮大。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要消除消费者的“食品安全焦虑”,需要广大食品生产经营者进一步树牢诚信理念,食品生产是个良心活,守住食品安全底线,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在市场经济大潮中,那些诚信经营的企业,客户主动上门、银行主动上门、合作伙伴主动上门,优质资源汇聚,发展如鱼得水。那些不讲诚信、不守信用的企业,即使逞一时之势、得一时之利,也终将因信用“亏空”而被淘汰出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