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李清 起凯 文/图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政策紧扣服务国家战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以加快建设和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核心,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着力点,不断完善顶层制度设计、健全政策体系,引导职业教育向标准化、规范化和高质量发展。 赓续教育初心,担当育人使命。十年来,云南省玉溪卫生学校(以下简称“玉溪卫校”)抓住大改革大发展的历史机遇,不断打开视野、提高站位,统筹把握规模与内涵两个维度,相继迈上了相互衔接、层层递进的大台阶。以建设现代职业学校为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内涵发展为主线,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为关键,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抓手,加快提质培优步伐。 十年间,玉溪卫校主动适应玉溪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依托生物医药、“大健康”等新兴产业顺势发展,系统设计现代健康职业教育的体系框架、结构布局和运行机制,科学规划、开发、整合、共享职教资源,创新健康职业教育模式,激发办学活力,构建起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助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设施完善 育人环境不断优化
2012年,玉溪卫校占地面积仅为37.05亩,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实验(实训)室21个,教学设施设备总价值600余万元。如今,整洁大方的办公区、宽敞有序的教学区、舒适干净的生活区错落有致,合理布局,硬件设施日臻完善,更好地服务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现学校新校区总占地面积达315.6亩,建筑面积26.7万平方米,教学设施设备总价值5000余万元。其中,教学实训中心占地1.8万平方米,实验(实训)室48个,能同时容纳1000余名学生进行实训教学,承担着学校所有相关专业的临床实验实训工作。实训中心还配备24个考试站,便于学生临考前模拟考场情景进行考前集训,形成了集医疗、教学、校企合作、科研为一体的完整教学体系。 学校斥资698万元打造占地475平方米的人体生命科学馆,馆内陈列标本1200余件,为学生教学、校内外医学专家开展科研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馆内设计具备VR(虚拟现实)互动体验、二维码扫描讲解等在线互动功能,结合生动鲜活的标本、图片,搭建起了科普与教学相辅相成的可玩、可学、可互动的生命科学学习平台。 实力提升 内涵建设凸显成效
过去十年,是玉溪卫校励精图治、拼搏奋斗、跨越式发展的十年。学校在办学规模、专业建设、教学科研、学生管理、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不断精进,从“以就业为导向”向“就业与升学并重”办学方向转变,主动适应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2018年,在职教转型发展的新形势下,学校确定了“一年实现整体搬迁,三年扩大办学规模,五年打牢办学基础”的发展目标,以建设现代职业学校为目标、立德树人为根本、内涵发展为主线,不断提高办学效益和办学质量。 十年间,学校在校生人数从1797人增至3018人,在校生数量是十年前的1.7倍。2012年,学校仅开设护理这一专业,现开设护理(含中德护理班)、中医护理、助产、农村医学、康复技术、营养与保健、老年服务与管理、幼儿保育、药剂、制药技术10个专业,初步形成了以“医、护、药”为主体,覆盖“一老一小”的大健康医学专业体系。2012年,学校仅为普通中专办学;2014年,除中专外,增加“中衔专”(中专衔接大专)办学,现有普通中专、五年制大专、成人教育(专科、本科)三个办学层次。2012年,学校三校生报考比例不到5%,现为70%;升学率达95%,未升学毕业生市场就业率高达95%以上。 教学科研方面。学校教学及科研工作呈现较好的发展态势,现申报立项的科研课题是十年前的19倍,教师发表论文数达5.5倍。有实用新型专利3项,著书及教材编写(含参编)40余本,获市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优秀等次4项(研究报告类1项、论文类3项)。学校始终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研,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类技能大赛。十年来,在各类技能大赛中共获奖59人。在2021年云南省职业院校“医模杯”护理类技能大赛中,荣获5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成绩名列全省前茅。近5年,全国护士职业资格考试过关率平均为73%。2022届护理、助产、营养与保健、康复技术、农村医学5个专业毕业生929人,五年制直接升学516人,826人参加高职单招、“三校生”考试被本科、专科学校录取。256名学生在校期间取得催乳师、母婴保健师、小儿保健推拿师、产后康复师等中医药适宜技术资格证书及幼儿照护、母婴护理、失智老年人照护等“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2020届、2021届毕业生对口就业率为97.32%,实习单位、用人单位对玉溪卫校毕业生的认可度越来越高。 学生管理方面。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以日常行为养成为核心,不断强化学生管理,把德育工作渗透到教育各环节,致力于培养“阳光、自信、向上、亲和、守纪”的玉溪卫校学生。学校成立了包括音乐类、体育类、美术类、医学类在内的18个社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结合专业特色五育并举,分年级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让学生在巩固课内所学的同时开阔视野,丰富知识,不断创新,提升综合实践能力,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学校现有教职工166人,比十年前增加30%。学校认真落实师资培养计划,优化师资队伍结构,通过岗前培训、师带徒、教学展示等多种形式,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不断推进师资队伍增量提质,服务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学校现有市级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人,市级教学名师2人,市级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后备人才2人,副高职称以上教师39人,双师型教师49人。十年来,学校先后涌现出一批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他们不忘初心,在探索求知的道路上突破自我,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用兢兢业业、恪尽职守的职业道德展示当代“四有”好老师形象。
社会服务 科普培训同步开展
开展多元化培训,为社会培养技术技能人才。2012年,学校主要开展在职学历教育培训,十年来,相继增设了中医药适宜技术——母婴保健技术服务培训、“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开办的成人教育多年来形成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多专业的办学体系,7000余人次参与学历提升;开展各项继续医学教育培训工作,共举办各类培训班50余期,培训人数达8000余人次;建立玉溪市医药卫生类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基地,为我市卫生技术人员学历结构改善、专业技术水平提高、社会人员就业等作出较大贡献。 打造AHA中心,开展急救技能培训及志愿服务。作为一所医学类院校,玉溪卫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于2019年成立红十字紧急救护志愿服务队,开展急救技能普及培训工作。以普及急救知识为宗旨,以培养学生及群众急救技能为目的,打造AHA急救培训中心,设立急救课程组。AHA中心的建立,不仅满足了在校学生的急救教学,还发挥了服务社会的积极作用。共进行校内外急救知识普及40余场次,累计培训2100余人次;协助急救中心、红十字会等单位开展急救培训20余次,累计培训700余人次。 建设人体生命科学馆,致力生命科学知识科普。学校于2019年8月建成人体生命科学馆并对外开放。2020年6月,该馆成为玉溪市红十字会生命科学教育基地及玉溪市红十字“三献”宣传教育基地。2021年,被命名为“玉溪市生命科普教育基地”,成为玉溪市第三批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和面向全社会的生命科普教育基地。馆中陈列的各种标本和生命起源解说图等素材,为面向社会开展生命科普教育提供了条件。自开馆以来,共接待校内外参观人员1万余人次,为禁烟宣传、生命知识和医学健康知识科普提供帮助,产生了明显的社会效应。 党建引领 凝心聚力共促发展
玉溪卫校党委始终坚持把党的建设与学校的中心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党的教育方针落地生根,相关体制机制不断完善,许多工作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学校师生的凝聚力、向心力不断增强,学校发展进一步呈现出良好态势。特别是在新校区搬迁阶段,全校领导和教职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学校得以顺利搬迁。 注重党建引领,增强发展动能。玉溪卫校党委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关于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意见(试行)》,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党支部和党员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先后完成7个党支部规范化创建工作,学校被评为云南省“云岭红烛,育人先锋”党建示范校,党群党支部被评为“市级示范党支部”;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成效显著,党风廉政建设考核连续两年评为“优秀”等次;思政工作迈上新台阶,形成了“党建引领铸医魂210思政工程”党建品牌,“三全育人”成效进一步彰显。 优化管理理念,促进学校发展。十年春华秋实,玉溪卫校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不断更新管理理念,完善管理机制,坚持“勤奋、求实、团结、进取”的校训,注重“以人为本”的道德教育和执业能力培养,致力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就业能力的实用型卫生技术人才。 通过开展“修思明志”“躬身践行”两大思政工程,把服务和促进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道术、仁术、学术、技术、艺术”五术并育,思想教育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引导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回首十年路,风雨与硕果同行,沧桑与凯歌合奏。十年来,“玉溪卫校之变”是政治能力之变、思想认识之变、精神风貌之变、发展突破之变、管理提升之变的集体呈现,更是组成“玉溪之变”“玉溪教育之变”的精彩篇章。面向未来,玉溪卫校将持续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切实转变思想认识和工作作风,加快构建玉溪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德技双优的技术技能人才,不忘教育初心,迈向新的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