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日报 玉溪网        玉溪+    
版面大图 上一版    下一版
  2022-10-14   A22版:二十二版 往期回顾 搜索 返回列表
张红明:扎根基层做乡村振兴带头人
作者: 来源:玉溪日报 字数:885
□  本报记者  宋蝶

   “刚来的时候语言不通,我就把妻子叫来当翻译;搬迁村民不配合,我就挨家挨户敲门动员;村民有事找我,饭碗放下马上就去帮他们解决……”峨山县塔甸镇大西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张红明回忆着这些年工作的点点滴滴。
    2008年,张红明来到大西村任党总支副书记,上任后第一项工作任务就是组织村民进行地质灾害搬迁。起初村民非常不配合,加之语言不通,工作很难开展。张红明没有退缩,他把会讲彝话的妻子叫来当翻译,每天晚上挨家挨户去宣讲政策、做思想工作,慢慢地,村民的态度有所改观,在他不懈努力下,圆满完成了搬迁工作。
    村民观念落后、文化素质偏低是制约村庄发展的重要因素。张红明以身作则,努力学习当地语言,并带领村民学习汉语;同时劝导村民适量饮酒,扼制酗酒的不良风气;发现辍学的学生马上到家里做思想工作,劝返回校继续上学。村里出了一个女大学生,却面临着交不出学费的困境,张红明组织村组干部和村民捐款凑学费,开学时还送女孩去学校。就这样,通过一件件小事,村民们慢慢认可了这个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的好干部。
    乡村要发展,产业是关键。张红明选准兴村富民的好产业,到田间地头手把手教村民种植技术,想方设法打通销路。他带领群众发展林业产业和林下经济,带动了华山松、核桃、花椒等一系列特色林业产业发展;村党总支带领农户种植羊肚菌,今年实现每亩产量250公斤,每亩净收入1.5万元,既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又提高了村民收入。
   “我是党员,我要冲在前面。”张红明说,10多年的工作中,他牢记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多年的基层工作经验,张红明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带头抓好制度建设,建立每周工作安排制度,大大提升执行力;建立严格的考勤制度,将考勤和年底评比、年终奖挂钩,提升干部积极性;建立定期学习制度,给干部“充电”。
    如今,大西村的村容村貌、产业结构、基础设施以及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西村的改变太大了,不管是村民的精神面貌还是村容村貌都大不一样了,村民积极搞生产,家家户户都收拾得干干净净,节假日还会开车带着家人出去旅游。”张红明相信,村民们会越来越富裕、越来越幸福。
玉溪日报社版权所有  滇ICP备:08100907号-4  滇公网安备:53040202000160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877-2058846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电话:0877-2058846  举报邮箱:1470154883@qq.com
地址:玉溪市玉兴路120号玉溪日报社  邮编:653100  电话:0877-2052127  传真:0877-2052127
技术支持:玉溪网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