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李艳)近年来,通海县纪委县监委聚焦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围绕群众反映突出的村集体“三资”管理问题,多措并举,有效破解监督力量不足、监督水平不高等问题,进一步提升监督质效。 建立协作联动工作机制,构建“大监督”格局。建立联席会议和工作调度机制,强化多部门协作联动,督促各部门落实主体责任,推动各项监督相互协调,确保社会公益项目、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及乡村振兴产业项目、惠农利民、基层治理以及民生保障等重大政策落到实处。 坚持“一带一”指导,提高监督能力和水平。由县纪委常委(监委委员)包保联系乡(镇、街道),委机关干部“一对一”包保联系全县77个村(社区),实现监督业务指导全覆盖、常态化、精确化。今年以来,累计开展联系指导工作153次,对村(社区)干部进行廉政谈话185人次,发现“三资”管理工作不规范、村集体资产资源盘点不到位等一般性问题87个,已督促完成整改85个。 精确靶向施策,提升监督质效。着力发挥巡察政治监督作用,紧盯“三资”管理、“小微权力”运行、村组干部履职等内容开展巡察工作,着力发现和推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对涉及村(社区)“一把手”和典型问题提级办理。2021年以来,县纪委县监委累计受理涉及村(社区)集体“三资”信访举报123件,提级办理涉及村(社区)集体“三资”问题线索28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9人,移送审查起诉3件3人,采取批评教育、提醒谈话等方式处理14人。 深化以案促改,激发监督内生动力。认真总结、深刻剖析村组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件,督促相关责任单位开展以案促改工作。通过召开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大会、专题组织生活会和讲授廉政党课等形式,分层次多管齐下做好警示教育和问题整改工作,有效推动惩治成果向预防成果转化。针对案件暴露出来的问题,向案发单位下发纪律检查和监察建议书,督促案发单位认真查找日常教育、监督管理、制度执行、权力制约等方面的漏洞,健全完善相关制度,推动监督治理走深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