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刘黎
2022年,市防震减灾局立足基层地震灾害应急处置需求,创新模式、整合资源,率先在省内规范化、规模化、常态化开展地震应急“第一响应人”培训,提升基层地震应急响应和处置能力。 据市防震减灾局震灾处置科科长尹俊峰介绍,地震应急救援领域的“第一响应人”是指地震事件发生后,能在第一时间内赶到现场,并且具有快速组织、指挥协调、专业处置能力,指挥现场民众徒手或利用简单工具开展抢险救援的人员。地震灾害一旦发生,时间就是生命,应急响应速度与灾害后果的严重度密切相关,对地震中受害人早期的抢险救治,对保障生命、减轻伤害具有决定性意义。 2014年开始,我市根据云南省地震局安排部署,小规模开展地震应急“第一响应人”培训,但覆盖面窄、参与人数少,自主开展培训的规范化程度低,与基层需求量不匹配。为补齐基层地震灾害应急处置能力短板,今年以来,市防震减灾局从四个方面推进地震应急“第一响应人”培训。一是充分发挥防震减灾、应急管理、住建、消防救援、卫健等部门的专业人才优势,组建了一支63人覆盖全市各县(市、区)的教官团队,并实施教官团队规范化培训及考核,为基层规范化开展培训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人才储备;二是立足地震灾害现场应急处置和救援需求,有针对性设置地震基础知识、建筑结构基础知识、灾情收集上报、搜索与救援技能、医疗急救等培训内容,重点提升地震灾害应急处置实战能力;三是以各县(市、区)为单位统一配备培训专用器材和教材,为地震应急“第一响应人”培训规模化、常态化开展奠定坚实基础;四是重点面向村级基层组织有计划开展地震应急“第一响应人”培训,让更多的基层骨干力量具备防震减灾意识、掌握地震灾害应急处置和基本应急救援技能,不断壮大地震应急“第一响应人”队伍。 “‘十四五’期间,市防震减灾局、市应急局计划将地震应急‘第一响应人’培训纳入年度重点项目,继续会同住建、消防救援、卫健等部门深入推进队伍建设,力争建成覆盖全市各村、组的地震应急‘第一响应人’队伍,切实增强基层地震灾害应急处置能力。”尹俊峰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