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喻
过去,为举办一次大型活动,往往需要专门购置电脑等物品,过后不能循环利用,造成很大浪费。今年,玉溪承办云南省第十六届运动会,市机关事务管理局从公物仓里调剂了300台电脑,节约了一大笔钱。(详见11月17日本报第二版相关报道) 今年9月下旬,玉溪公物仓创新试点建设开展以来,在100多家市级单位调剂盘活闲置办公电子设备、教学用具、办公家具、公务用车和房产等资产3000多件,跨部门保障了云南省第十六届运动会、市制造业全产业链工作专班、市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等临时机构的资产配置工作,仅办公设备就节省财政支出3300多万元。此举既厉行节约,又提高了国有资产使用效益,还以技术性的管理逐步推动“过紧日子”的理念落地生根。 提升国有资产使用效益,既是发展之需,更是现实之求。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世界经济形势复杂严峻。在这样的背景下,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过紧日子的要求尤为迫切。“国奢则用费,用费则民贫”,厉行节约不仅仅是省钱,还会产生示范作用,引领全社会形成艰苦奋斗的好风气。开支减少,办的事多,可以给企业改革创新营造更好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空间,企业经营红火了,创造的整体社会财富增加,老百姓的生活自然也会水涨船高。 党政机关、事业单位过“紧日子”不是一个短期的应对措施,而是应长期坚持的方针政策。要精打细算,厉行节约,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把钱花在刀刃上,把更多“真金白银”投入到高质量发展和民生事业上来,让人民群众更多分享改革发展成果。即便是将来财政宽裕了,也要把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内化为一种政治自觉和政治担当,时刻拧紧过“紧日子”的弦。 打好“铁算盘”才能过好“紧日子”,在开源节流上下功夫,在管理水平上求效益,以实际成效让党政机关、事业单位过好“紧日子”,人民群众就会过上“好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