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日报 玉溪网        玉溪+    
版面大图 上一版    下一版
  2022-12-19   A02版:二版 往期回顾 搜索 返回列表
第二届中国(玉溪)品质生活论坛主论坛专家发言摘登
作者: 来源:玉溪日报 字数:109
     突出抓好产业转型升级和营商环境优化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张军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 在疫情和全国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玉溪必须在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抓好产业转型升级,走创新发展之路,应当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玉溪发展的重点。 要全力推动传统产业的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加快企业内部设备改造,完善数字经济基础设施,促进产业数据联通互享,加强数字经济“卡脖子技术”研发,加快专业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提升数字经济治理能力,在数字经济产业形成竞争优势。要在加快烟草、花卉等现有产业链延伸的同时,着力培育新产业、新动能,充分发挥自身资源、区位和气候优势,加大新能源、现代物流和康养产业发展力度,改变“一烟独大”发展格局,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要结合玉溪实际,探索创新政策措施,围绕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核心,在做好“便利化”基础上,解决好企业发展面临的隐性壁垒、知识产权保护力弱、政策不稳定等深层次问题,全面助力企业做大做强。要加快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把服务做实做细做到位,努力打通优化营商环境“最后一公里”,以一流营商环境护航高质量发展。
    新时代共创高品质生活 姚洋(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院长,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进入新时代,实现共同富裕、让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和建设生态文明,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高品质生活的应有之义。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要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让出发展空间带动世界其他国家的发展,由为世界提供产品转变为为世界提供需求,在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同时,为不同国家和地区提供优质的资源、产品输出。 未来三十年将是中华民族千年以来最好的三十年,我们从高积累、低消费、牺牲环境的节俭时代进入到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并重的相对富足时代,高品质生活成为民众新的追求。最好的保护就是开发,玉溪地理环境和资源禀赋得天独厚,要围绕高品质生活把金山银山“变现”,不断提升城市吸引力,让全国人民共享玉溪优越的地理生态环境。玉溪应把城市定位于康养、度假和生活工作之都,紧紧抓住中产阶级群体寻求第二居所这一需求,大力发展康养、文旅等第三产业,努力吸引年轻人到玉投资兴业,让城市迸发澎湃活力。要充分利用卷烟和聂耳给玉溪带来的知名度,做好宣传文章,把玉溪打造为高品质生活目的地。
    发挥中老铁路辐射带动作用 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 翁孟勇(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交通运输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 中老铁路在区域发展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这条黄金通道对未来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影响,将随着时间推移而增强。玉溪传统产业多且依赖本地自然禀赋,如何解决“产业轻”与“铁路运”之间的矛盾,需要“跳出玉溪看玉溪”,把握好战略性通道建设意义,在党的二十大背景下重新审视玉溪的发展路径。 中泰铁路重启建设,二期建成后中老铁路在东南亚的区位优势将进一步凸显。云南交通运输体系发生变化后,玉溪发展要有新的定位,要在发挥自身优势基础上,从长远发展角度谋划,借助交通优势培育好相关产业,在产业布局、产业园建设上下功夫,谋划新的增长极。 中老铁路的建成和运行使玉溪的区位优势发生巨大改变。玉溪要找准互补优势,联合昆明共同打造以昆明为中心或昆明、玉溪联动的“南下北上”交通枢纽,有力促进信息产业园、物流园发展。旅游要和康养挂钩,老龄化社会背景下,可依托铁路连接周边旅游点位,形成旅游康养链条,打造高端康养产业,为玉溪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 (本报记者 郑诗 施宇 陈苏欣/文 曾永洪/图)
   编者按:冬景似春华,宾客齐相聚。12月16日,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企业人才齐聚第二届中国(玉溪)品质生活论坛,启迪思想、碰撞智慧,建言献策、献计出力,共话高品质生活,共谋高质量发展。特将发言精粹汇聚于此,以飨读者。
玉溪日报社版权所有  滇ICP备:08100907号-4  滇公网安备:53040202000160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877-2058846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电话:0877-2058846  举报邮箱:1470154883@qq.com
地址:玉溪市玉兴路120号玉溪日报社  邮编:653100  电话:0877-2052127  传真:0877-2052127
技术支持:玉溪网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