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普平 罗涵)近年来,新平县建兴乡立足山区生态资源优势,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引导村民发展中药材种植,为村民增收致富和乡村振兴增添发展动力。 走进建兴乡马鹿社区老箐小组,四周青山环绕,山间云雾弥漫。村民张红华夫妇正在自家的重楼基地忙碌着。张红华告诉笔者,他以前是货车司机,看到种植重楼效益较好,就回乡种植重楼。几年下来,不仅获得了不错的经济收益,还带动了周边群众一起种植。 过去,老箐小组村民以种植玉米为主,由于产业结构单一、基础设施薄弱,农产品效益不高,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现在,在政府的引导和党员、合作社的带动下,当地村民除了种植重楼外,还种上了黄精、野三七、茯苓等中药材。目前,老箐小组的中药材种植已发展到了580多亩,产值达300多万元,走出了一条集种植、收购、加工、销售一体的致富新路。大部分群众依靠种植中药材建了新房、买了新车,日子越来越有奔头。 下一步,建兴乡将带动农户不断扩大种植规模,补齐产业发展短板,延伸完善产业链,提高中药材附加值,促进中药材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带动群众持续稳定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