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日报 玉溪网        玉溪+    
版面大图 下一版
  2023-01-03   A01版:一版 往期回顾 搜索 返回列表
澄江市靶向发力治理农业面源污染
作者:记者 吴坤娱 来源:玉溪日报 字数:846
    本报讯(记者  吴坤娱)近年来,澄江市以抚仙湖保护治理为统领,控源头、转方式、促循环,加强生态保护,通过实施畜禽污染治理、农业生产废弃物回收处置、农田退水污染治理等措施,全面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2018年以来,澄江市在抚仙湖流域启动了土地流转休耕轮作项目,共流转土地14.6万亩,占径流区耕地的83.05%。土地流转后,通过“政府+平台+龙头企业+新型主体”的模式,实施种植结构调整,加大生态保育型和环境友好型作物推广种植力度,调优种植结构,制定抚仙湖径流区农作物种植正负面清单,持续深入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将烤烟、麦类、荷藕等生态保育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作物列入正面清单,从源头上减少化肥施用量,降低单位面源营养负荷,带动流域绿色农业生产方式转型。2022年,抚仙湖流域种植烤烟1.6万亩、水稻0.4万亩、荷藕0.2万亩、玉米制种1万亩、蚕豆2万亩,蓝莓1.1万亩。另外,通过全面退出畜禽养殖,从源头上消除畜禽养殖污染。
    澄江市实施化肥农药减量行动,全面推广以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统防统治为主的绿色种植模式,减少化肥施用量。2022年,推广测土配方施肥10万亩,化肥施用量比2017年减50.32%,农药施用量比2017年减60.2%。此外,加强对农业生产废弃物回收利用,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地膜回收、农药肥料包装废弃物回收等田园清洁行动。2022年,澄江市主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3.24%,地膜回收率达82.09%,农药肥料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7.51吨。
    澄江市实施抚仙湖湖外农业用水循环利用工程,将初期雨水、农田尾水通过提水泵站引到坝塘集中收集,再循环利用,用于农田灌溉,防止农田尾水直排入湖,从源头上控制农业面源污染。通过推广高效节水灌溉,充分发挥田间生态沟渠旁侧湿地和调蓄带的“调、蓄、净”能力,形成水资源高效循环利用闭环,削减农田尾水污染负荷,构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示范区,建成高标准农田0.68万亩,推广精准滴灌4.7万亩,布局水肥一体化点位共149个。
玉溪日报社版权所有  滇ICP备:08100907号-4  滇公网安备:53040202000160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877-2058846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电话:0877-2058846  举报邮箱:1470154883@qq.com
地址:玉溪市玉兴路120号玉溪日报社  邮编:653100  电话:0877-2052127  传真:0877-2052127
技术支持:玉溪网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