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人 峨山县艺江广告装饰有限责任公司把“诚信”作为公司长期坚持的核心理念,曾被市政府评定为“守合同重信用企业”。该公司总经理普逵邦获玉溪市第八届诚实守信“玉溪好人”称号。(详见2月21日本报第二版相关报道) 人们通常把那些遵守规则、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的人称为“老实人”,对诚实守信者的褒扬,也就是对“老实人”的表彰激励。在历届“玉溪好人”的评选中,都少不了要表彰诚实守信的好人。这种褒扬体现了不让老实人吃亏、用制度为守信者“撑腰”的价值取向和鲜明导向,传播着涵养、弘扬诚信文化的正能量。 在一些人的印象中,“好人没有好报、老实人易吃亏”,他们往往会在私底下告诫亲友“做人不能太老实”。确实,在社会上偷奸耍滑者食信而肥、老实人吃亏的现象屡见不鲜,曾几何时“老实”几乎成了“憨、傻”的代名词。诚信是每个人应遵守的基本道德观念,老实人吃亏时有发生、规则意识诚信意识淡薄、是非标准在实际生活中的颠倒等现象,暴露了社会诚信缺失的问题。 诚信不仅是道德问题,也是经济问题、社会问题。民无信不立,诚信是现代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基石。如果社会诚信缺失,社会的运行成本、交易风险等将大大增加,无论是个人办事还是企业经营,时时处处都需要防着他人,社会运行成本就会居高不下。如果老实人吃亏成为普遍现象,将导致人们普遍不讲诚信,那么最终结果是人人都可能成为受害者。 因此,要建设诚信社会,既需要号召人们诚实守信,不断强化人们守规则、讲诚信的意识,也需要制度力量的“撑腰”和激励诚信者,让那些失信者、不老实的人不仅占不到便宜,而且为他们的失信付出代价,让他们到处受阻、寸步难行;要让老实人不仅不吃亏,而且还要受到褒扬和激励,尝到诚实守信的甜头。 诚信社会不能让“老实人”吃亏,借用一句诗:不能让失信成为失信者的“通行证”、诚信成为老实人的“墓志铭”。只有老实人受尊重、不吃亏了,才能激励更多人做“说老实话、办老实事”的诚实守信者,在全社会形成“人人知诚信,个个守信用”的良好社会风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