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日报 玉溪网        玉溪+    
版面大图 上一版    下一版
  2023-04-20   A06版:六版 往期回顾 搜索 返回列表
云南通海产业园区盘活低效用地和厂房——
让“寸土”高效“生金”
作者: 来源:玉溪日报 字数:1259
□  本报记者  曾梦琪

    “这里原来是一家包装材料生产企业,我们买过来后改造成电动三轮车生产线,很快就投入生产。”近日,云南通海光兆车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兆车业”)董事长罗兆传说,“盘活闲置用地和厂房,确保项目快速落地,节省了时间,抢到了市场。”
    在云南通海产业园区,通过盘活低效用地和闲置厂房实现项目快速落地、快速建成、快速投产的不只有光兆车业。云南云海新能源有限公司通过厂房租赁形式,仅用53天建成年产10万吨光伏支架一期项目;云南弘盛铂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通过转让方式盘活50亩闲置项目建设用地,仅用4个月完成稀贵金属材料一期项目的建设……
    云南通海产业园区党工委副书记、园区管委会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吕华介绍,近年来,园区紧扣经济高质量发展主线,围绕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主导产业,培育金属冶炼加工制造、提升食品及消费品辅助产业,大力推进低效用地和闲置厂房盘活工作,着力提升延链、补链、强链产业项目落地要素保障能力。
    罗兆传介绍,2021年,为适应新产品生产和扩大产能规模需要,企业急需建设新的生产线。正当企业为此发愁时,在园区管委会的协调推动下,与一家经营不善的包装材料生产企业进行土地和厂房出让协商。光兆车业出资收购10亩生产用地和厂房后,投资进行技改,快速建成年产3万辆电动三轮车生产线。
   “如果是新征土地、新建厂房,少说要花一两年时间,而且投资比现在要大得多。”罗兆传说,“现在如果按设计产能实现满负荷生产,企业可实现年产值1亿元,这相当于创造亩均1000万元产值。”
    吕华介绍,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以及市场需求变化,部分落后产能开始逐步退出,一些生产项目投资停滞,导致部分企业厂房闲置,部分项目用地批而未建,园区单位面积产出效益下降。与此同时,受开发空间、环境承载和建设资金制约,园区土地要素保障受限,新引进项目落地困难。通过盘活园区存量土地和厂房资源,承接产业项目,成为破解园区产业结构调整转型,推动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
    自2022年以来,云南通海产业园区清理排查园区低效用地653亩,厂房33180平方米。在此基础上,聚焦“一主两辅”产业发展定位,引进7个投资超过2.18亿元的项目通过厂房租赁经营、土地出让方式,盘活低效用地97亩,厂房20180平方米,预期可形成近20亿元产值和超过2500万元税收,带动就业超过280人。
    云南弘盛铂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行政负责人苏临辉介绍,投资5亿元建设稀贵金属材料产业项目自去年4月动工建设,7月一期建成投产,当年实现产值3.1亿元,今年全年有望实现产值8亿元。随着二期项目建设以及产业招商的推进,将构建起集资源回收、材料研发、精深加工和贸易于一体的稀贵金属产业园,有望建成百亿元产值的产业集群。
    吕华表示,下一步,园区将通过建立土地、厂房利用适时动态监测机制和评价体系,围绕产业发展导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导企业通过资产重组、收购合并,租赁经营等方式盘活低效用地和闲置厂房,让“寸土”高效“生金”进一步提高园区土地利用效率,推动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玉溪日报社版权所有  滇ICP备:08100907号-4  滇公网安备:53040202000160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877-2058846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电话:0877-2058846  举报邮箱:1470154883@qq.com
地址:玉溪市玉兴路120号玉溪日报社  邮编:653100  电话:0877-2058846  传真:0877-2058846
技术支持:玉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