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日报 玉溪网        玉溪+    
版面大图 上一版    下一版
  2023-04-26   A05版:五版 往期回顾 搜索 返回列表
通海:老手艺粉丝变身“金丝银丝”
作者: 来源:玉溪日报 字数:1647
     用搓粉机将粉丝一根根分开。
□  本报记者  曾梦琪  文/图

    通海县秀山街道万家社区一组一直以来享有“粉丝村”的美誉,早在民国时期,当地人就用蚕豆制作粉丝。如今,机器的引进提升了生产效率,小小的粉丝成了村民增收致富的“金丝银丝”,销往全国各地。
     
历史悠久 纯手工制作
   “我们村做粉丝的历史至少有100年,从父亲那辈起,我家就开始做粉丝了。”76岁的村民谭为孝介绍,制作粉丝是祖传的手艺,村中家家户户都会做,最多的时候村里有40多家粉丝作坊,大家都是靠种田吃饭、做粉丝赚钱。
    刚开始的时候是用蚕豆做粉丝,将蚕豆磨成粉后,经过筛粉、磨浆、过滤、烫水、捞粉等十多个步骤,才能完成。“村里有一口四方井,以前每每做粉,都要到这口井里面取水,从剥豆到做出粉丝,需要4天至5天的时间,一家老小分工合作,有人剥豆、有人磨面、有人烫粉,好不热闹。”谭为孝说,手工制作的粉丝比较费人工,从剥蚕豆到粉丝成型,都是手工完成,粉丝制作也讲究,前期工作中,磨完的粉要清洗两三次,然后进行沉淀,晒干后才能开始制作粉丝。
    为了真实地还原传统手工粉丝的制作过程,谭为孝在自己家中为记者演示了传统的瓢漏式工艺制作粉丝的过程。只见他不断拍打勺中的粉团,一根根粉丝从瓢下漏出,散落到热锅里一会儿便被烫熟,一根根细长的红薯粉在开水中翻腾,经过冷水浸泡后,粉丝就成形了,再通过自然风干、晾晒,就得到了筋道足、韧性强、爽滑可口的粉丝。
    纯手工制作的粉丝晾干后色如琥珀,经沸水煮熟后晶莹剔透,柔韧绵长。谭为孝告诉记者,手工制作的粉丝耐煮,不糊汤,第二次回锅煮也不粘连,入口清香爽滑、韧性十足,这是传统手工粉丝的特性。

引进机器 小粉丝打开大市场
    走进村民张艳萍家的粉丝作坊,只见制作好的粉丝放满了整个房间,大概有好几百斤。她告诉记者,自己从事粉丝加工已经20多年,产品除了受到周边地区百姓的欢迎,还销往全国各地。
    在旁边的生产厂房,一口口大缸里装满了已经和好的面团,张艳萍告诉记者,每天晚上9点自己便开始和面,第二天早上5点起床,打开机器开始制作粉丝。以前的原料为蚕豆或黄豆,现在他们直接买产自山东省烟台市的豌豆淀粉作为原料,口感更好。
   “想要粉丝劲道,除了原料要选好,和面也很关键。”张艳萍说,制作粉丝首先要把淀粉加水融成糊状,这是影响粉丝口感的关键一步,水和面粉的比例也有讲究,需要根据季节和所处地区的湿度进行调节。一般来说,冬天1斤面粉需要4.5两水,夏天1斤面粉需4两水。水多了粉丝口感不好,水少了粉丝容易烂,如何达到一个合适的度,需要多年经验的积累。和好面后还需静置24小时。
    之后倒入粉丝机,伴随着机器的运转,粉丝便开始成形。“我们家是村里较早引进粉丝机的人家,引进机器以后,效率大大提升。以前一家人一天能做100斤左右,现在有了机器,两个人一天可以做900斤左右,省时省力,十分方便。”张艳萍告诉记者,每年的10月到次年的4月,都是粉丝生产的旺季,基本一年可生产100余吨粉丝,毛收入可达20余万元。
    粉丝机做好粉丝后,还需用搓粉机将粉丝一根根分开,再进行晾晒,洁白无瑕的粉丝经过一道道精细的工艺,最终成为村里一道独特的风景。

打造品牌 带领村民增收致富
    村民们生产的粉丝虽然质量好,但是销量一直上不去,导致许多人有了放弃的念头。针对这一情况,社区积极帮助村民想办法、出主意,探索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在前期的走访与调研中我们发现,树立自己的品牌非常重要。此后,通过做小包装、做精做细做好粉丝的方式,提高售价,让村民有很多的收益。”万家社区宣传委员许欢欢说。
    此外,探索互联网+发展策略,充分利用电商直播、短视频等方式,大力开展粉丝网上促销活动,并与物流公司合作,拓展个体、家庭等消费群体,扩大销售范围。
    通海蔬菜产业发达,下一步,万家社区将加大创新力度,积极拓展粉丝种类,比如开发菠菜粉丝、豌豆粉丝、红薯粉丝等各类蔬菜粉丝,创新营养价值和附加值更高的即食粉丝、有机粉丝,使粉丝产业逐渐向高端方向发展。通过打造“一村一品”,让粉丝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金丝银丝”,引导农户发展“粉丝经济”,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玉溪日报社版权所有  滇ICP备:08100907号-4  滇公网安备:53040202000160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877-2058846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电话:0877-2058846  举报邮箱:1470154883@qq.com
地址:玉溪市玉兴路120号玉溪日报社  邮编:653100  电话:0877-2058846  传真:0877-2058846
技术支持:玉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