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李星星)今年是“全面二孩”政策实施的第七年,“生育小高峰”带来的传导效应在小学入学关口集中体现。7月20日,在“开好局、强信心、促发展——玉溪市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红塔区专场新闻发布会上,红塔区政府针对入学高峰,阐述了其化解矛盾,满足群众入学需求的具体措施。 调配资源,扩容增量。红塔区充分利用学位需求错峰增长的特点实行弹性班额,在人口增加年份适度扩大班数,人口下降年份缩小班数,通过老校增班、集团增校,今年全区18所小学增加一年级1700余个学位。 新建学校,增加学位。投入1.15亿元,加快建设高铁新城小学,今年,该校计划招收一年级6个班,共270个学位。同时,盘活玉溪四中部分校舍资源,用于今年玉溪一小文澜校区一年级招生,共6个班270个学位。 合作办学,提升品位。年初,区政府与玉溪师范学院签订合作办学协议,成立红塔区主管、玉溪师范学院主办的玉溪师范学院附属小学,着力打造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教育品牌。师院附小一年级招生规模从原计划的6个班增加到了10个班450个学位。 提前摸底,引导分流。在前期摸底统计的基础上,红塔区发布了《2023年义务教育学前教育招生入学相关规定》,之后进行了第二轮摸底,积极有序推进招生工作。 强化队伍,均衡师资。今年,红塔区共招聘教师283人,并通过教师交流轮岗优化城乡师资配置,提升教学质量,增强非中心城区学校的师资力量。 据介绍,下一步,红塔区将推进集团化办学,采取一校多点布局,进一步缓解中心城区办学压力。目前,玉溪一小教育集团实现了一校五区、玉溪聂耳小学实现一校两区同步协调发展。下一步,将成立玉溪三小、玉溪四小等教育集团,进一步扩大城区小学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同时,按照“单点补急、近期调配、中期加强、远期满足”思路,进一步扩充办学阵地,推进改建项目,预计新增义务教育学位3600个。同时,进一步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改善办学条件,扩大优质教师资源,通过实施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县管校聘”校长教师交流轮岗、集团化学校内部交流等举措,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缓解中心城区义务教育招生压力,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争创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