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特约通讯员 朱雁飞 通讯员 吴文汝)通海县高大乡境内群山起伏,野生菌资源丰富,早在10多年前就推广“包山养菌”模式。近年来,高大乡积极发挥山林优势,在有条件的村组推行“包山养菌”,在发展集体经济的同时,进一步提高菌子品质,保护野生菌产业可持续发展。 普丛村三组村民艾勇云去年开始“包山养菌”,今年包山面积达200亩。近段时间以来,每天7点至11点他准时来到包山点,穿梭在山林间拾菌。艾勇云告诉笔者,每年6月进入拾菌季,持续到12月。“包山养菌”最主要的一点是可以控制菌子质量,菌窝不用钩子、镰刀刨挖,小菌不采,确保了野生菌产量和质量,避免野生菌生长环境遭到毁灭性破坏。 据了解,高大乡地处山区,全乡80%以上的村组没有集体经济收入来源。在分析实际情况后,该乡指导有条件的小组考察“包山养菌”模式成功的村组经验后,逐步在全乡推开“包山养菌”。通过“四议两公开”程序,目前,全乡有五街村、代办村、路南村等5个村12个小组32片区“包山养菌”,每年带来40多万元的集体经济收入。 据悉,目前,高大乡正在探索“微信订单+抖音宣传+游客上山拾菌”的模式,带动全乡的经济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