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生活中发生过许许多多的事,其中有一件事令我最难忘,直到现在仍然记忆犹新。 去年放暑假的时候,我们全家自驾出去旅游。旅途的首站是建水,我们逛了建水古城,参观了朱家花园、蚁工坊、燕子洞。第二天,我们在弥勒泡了温泉,玩了很多惊险刺激的水上娱乐项目。最后去到了师宗——爸爸的老家,令我最难忘的事就发生在这里。 我回老家的次数不多,但每次都看到老家及周围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老家的庭院很大,一半是水泥地,家里的稻谷、玉米都在这里晾晒,也是我们一群兄弟姐妹的游戏场所。庭院的另一半原来是养鸡、养鹅的地方,我们每次回来都会隔着栅栏喂它们玉米。公鸡和大鹅脾气不太好,一不小心就会被啄。但这次回来,鸡、鹅和它们的窝都不见了,原先不平整的土地也被分成了多个平平整整的小长方形地块,中间还留出了一条够一个人走的小路。奶奶在这些长方形的地里种了很多蔬菜,有豌豆、红豆、蚕豆、白菜…… 由于近段时间没有下雨,几乎都是大太阳,菜园里的菜都耷拉着脑袋,爷爷就带着我们去浇水。爷爷把从井里抽上来的水用大桶提到菜园里,让我们舀着浇。我们纷纷选择自己觉得称手的工具,有的用大水瓢,有的用碗,有的用玩具小桶………工具五花八门。过了一会儿,我们身上的衣服湿了不少,大人们在一旁看着,不时叮嘱我们小心,不要踩到菜。虽然我们力气小,但人多力量大,没过多久就浇完了所有的菜,那些菜也慢慢地抬起了头。 随后,奶奶又带着我们捉虫子、拔草。几个弟弟妹妹力气小,不但没有把杂草连根拔起,还摔了个屁股蹲儿,身上沾了很多泥,脸也成了花猫脸,那模样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我们都很卖力、专心地干,根本顾不得泥土是否弄到了衣服上,最后我们都变成了一个个泥娃娃。 做晚饭的时候,奶奶摘了很多新鲜的蔬菜做给我们吃。虽然只是简简单单的烹饪,但是我们都吃得很香,连最小的弟弟也没挑食。 我们很小的时候就学过了古诗《悯农》,那时候只知道要珍惜粮食,不能浪费食物。但这件事情过后,我们都能更加深刻地理解“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真正含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