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每个时代都会产生自己时代的哲学。对于这一点,毛泽东同志有非常深刻的认识,他曾呼吁:“现在,我们已经进入社会主义时代,出现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如果单有《实践论》《矛盾论》,不适应新的需要,写出新的著作,形成新的理论,也是不行的。”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必然会产生新的哲学,这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其核心要义就是“六个必须坚持”。
必须坚持人民至上
人民至上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价值立场。只有坚持人民至上,才能形成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的理论,使之成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要站稳人民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坚持树牢群众观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始终相信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团结带领人民共同创造新的历史伟业。要贯彻群众路线,永远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接受人民批评和监督,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我们党永远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
必须坚持自信自立
自信自立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在精神特质。只有坚持自信自立,才能坚定不移走好自己的路,切实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要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在重大政治问题上有定力、有主见,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保持战略清醒、战略自信、战略主动,着力解决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作出符合中国实际的正确回答,得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形成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自信自立的基本点就是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创立我们中国自己的理论,用于指导中国自己的实践,指导实践取得成功,从而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必须坚持守正创新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守正创新”写入主题,强调要实现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必须坚持守正创新”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此前习近平总书记就曾指出:“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当然,创新以守正为前提,守正必须与创新相结合。只有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守正,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创新,就是不断拓展认识的广度和深度,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话,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 必须坚持问题导向
问题导向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风格。面对新征程上的新挑战、新考验,只有坚持问题导向,才能更好把握时代课题、推动理论创新。要增强问题意识,聚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要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统一,进一步增强斗争本领,既要针对问题,在补短板、强弱项上持续用力,又要紧盯目标,在统筹谋划、顶层设计上下功夫,确保两者相互促进,做到理论与实践相互统一,扎扎实实把工作推向前进。 必须坚持系统观念
系统观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工作方法。只有坚持系统观念,始终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事物,才能找准事物发展规律,把握历史发展趋势,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提供科学思想方法。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进程中,要处理好精神与物质、效率与公平、开放与自主、发展与稳定、保护与开发、守正与创新、民主与集中、数量与质量、市场与政府、中央与地方等关系,无不需要系统观念作指导。
必须坚持胸怀天下
胸怀天下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有的大视野大境界。只有坚持胸怀天下,才能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作出贡献,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要拓展世界眼光,胸怀“两个大局”,从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中国发展大历史中正确认识和处理同外部世界的关系,始终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站在人类进步一边。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秉承“大道不孤、天下一家”的理念,积极回应各国人民普遍关切,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为解决全球性挑战提供新思路新方案。 总之,我们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坚持人民至上)、观点(坚持守正创新)、方法(坚持系统观念),并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坚持胸怀天下),分析解决影响党和国家发展命运的根本性问题(坚持问题导向),才能更好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要义,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作者单位:中共玉溪市委党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