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二妮
初识通海秀山,是在胡廷武老师的《秀山的魅力》一书中。 书里秀山的“湖光”“山色”“花桩”“林中晚步”“匾山联海”等,每一个篇章都令人兴趣盎然,字字珠玑,所描绘的每一处景物,都使我不禁遐思不断、心驰神往,故而暗下决心,一定要找机会去一次秀山,去路过老师的路过,去踏迹访踪,去感受古意今扬。 如果说,向往一个地方,就像想去拜访一位慕名已久的师者,或是一位未曾谋面的知己,虽没有具体的时间,但心中却一定有这个时刻,相信今生必然会去赴这个自己与自己的约定。那么也可以说,我与通海古城、与秀山,早就有了一个约定。 此后心心念念,终于,癸卯年小满的前一天,竟在偶然间成行。 车入通海,“夏条绿已密,朱萼缀明鲜”“夏木阴阴正可人”的诗情画意就扑面而来,顿觉此行不虚。 更让我错愕的是,通海坝子里大片大片的青纱帐里,玉米株顶居然已经冒出了一束束漂亮的花穗,不仅仅说明了通海坝子气候宜人,更道出了这里人们的勤劳。因为,这个时候,在我的家乡宣威,在人们的汗水浇灌下,由于寒凉的气候环境,玉米才有膝盖高!这情形,应该就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佐证吧! 通海特殊的地理自然条件,成就了其“礼乐之邦”“秀甲南滇”“冠冕南州”的美誉。并且,由于名人名士众多,使之成了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欲晓通海,必登秀山。我们从山脚沿道拾级而上,时而观景,时而入寺;时而访古,时而思今;时而沉湎楹联佳句,时而兴来吟咏新声。游兴正浓时,脑海中突然闪现出一首前几日读到的关于通海的短诗:“澄江明澈映词心,通海秀美惹诗眸。云南山水多亮丽,古往今来吟未休。”通海的秀美,的确有搅动每一颗诗心的魅力。 在《大明一统志》里,秀山被列为与昆明金马山、碧鸡山和大理点苍山齐名的“四大名山”之一。 明崇祯十一年(公元1638年),徐霞客开启了由黔入滇的行程。在《徐霞客游记》中,有一篇《游颜洞记》,文中记录徐霞客到通海秀山赏山茶花的经历和感述。当年让徐霞客慕名远道而来的,除了获誉“秀甲南滇”的景致外,还有两株山茶,据《康熙通海县志》记载,分别名为“宝珠”“宫粉”,“遂冠南土”就是徐霞客给两株山茶的最高评价。秀山山茶,因此美名远扬。 明代才子杨升庵漫游秀山,与当地的友人登临颢穹宫时,也曾为红云殿前的山茶欣然题诗: 山茶竞开如火然, 山城淑气销寒烟。 几经南国芳华远, 忽忆上林花信前。 赏心避地日多阻, 抱病闭门春可怜。 黄须紫萼莫相恼, 青镜绿樽非壮年。 在通海民间,均有在庭院中种植花木的习俗。每年腊月末,许多人家就已经春色满园,兰花、梅花,花香四溢。但最多的是山茶花:醉杨妃、宝珠、恨天高、美人红、紫袍、九芯……据说,有些品种,种植史已经远超百年了。 仅凭这些花卉在秀山脚下的时空穿越,我们就可以想见通海古城的美好与浪漫。 通海古城,是拥有千余年建城史的一座古城,由御城和旧县城两个历史文化街区组成,南依秀山,北临杞麓湖,依山傍水,景色迷人。 古城不算大,韵味却悠长。“一颗印”式的民居建筑,是它的一大特点,“家家养盆景,户户植兰花”的习惯让我眼前一亮,满满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青石铺就的街道伸进悠深的古巷,斑驳的老墙诉说着历史的沧桑。街道两旁阁楼挺拔,商铺林立,商品琳琅满目。城中的绿化带被穿街而过的小溪取代,溪水潺潺,溪中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石头搭建起小鱼儿的天堂。水菖蒲密密匝匝。红色的、粉色的、鹅黄色的睡莲肆意地开放,游人纵目,一时也难辨谁更芬芳。 古城的字画店、花卉店、咖啡店、土特产店……你挨着我,我挤着你,应有尽有,物美价廉。门前精致的小桌旁,顾客三三两两,或聊着天,或喝着茶,或翻着闲书,那么悠闲、怡然。 古城街道上,或是植着棵清秀古雅的常青树,或是摆着盆苍古雄奇的盆景,又或是养着盆郁郁葱葱的芳兰。不禁让你顿生错觉,到底是在逛街还是在逛园林? 于是,匆忙的脚步就会慢下来,缓行到街角处卖酒酿的嬢嬢那里,微笑着要上一杯加冰的甜白酒,再于溪边的翠竹林寻一石头坐下,边饮边聆听着从咖啡店飘来的优美歌声:“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很慢……” 深深地吸一口甜白酒,舌头轻轻在唇齿间搅动,让它悠悠地滑过舌尖,润润地过喉咙,爽爽地挪移入胃…… 就这样慢慢地品着,呆呆地坐着,天马行空地胡思乱想着…… 从眼前蜿蜒而过的溪水,“哗啦啦”地唱着,畅快且肆意。恰有个小男孩,左手拎个桶,右手握个小网兜,在这清凉的溪水里左顾右盼地游走着,那机灵可爱的样子,连我都在为他祈祷,希望能有条笨笨的小鱼钻进他的网兜,以满足他美好的心愿。 过了一会儿,男孩的妈妈在一旁轻轻向他撩水,情态优雅地约起了小小的水战。谁都看得出,母子俩玩得有多尽兴!而爸爸呢,正在不远处,偷偷地用手机定格着这美好。这是多么温馨和谐的画面啊! 生活的本真,不就应该是这样吗?卑怯、虚妄、焦虑、暴躁等,这些负面的东西,本就不该成为生活的主导。如果每个人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能够沉静自我,节制本心,让节奏相应地慢一点,或许,生活就会是另一个样子,让人自信、自在且快乐! 遐思千般,这一刻,我喜欢上了这里! 这里适合生活,纯粹的生活,是我喜欢的生活,是那种慢慢的、宁静的、平淡的、简单的、闲适的、放松的生活。 都说,一个人适合去丽江,两个人适合去大理。我觉得来通海古城,适合一个人,也适合两个人,更适合一家人。 一个人,可以去爬爬秀山,欣赏其丰富的人文景观和秀美的自然风光;两个人,可以去看看杞麓湖,散散步、吹吹晚风;一家人,可以慢慢地逛遍古城的古街老巷,尝尝豆末糖,品品甜白酒,享享天伦之乐,体验体验徜徉在幸福中的美好生活。 人在通海,心在通海,短短的两日,慢慢的时光,却真的有了不想归去,愿把今后相与通海的冲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