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冯天娇 实习生 郭苏棋)今年以来,我市围绕经营主体发展“全周期”,在提高企业开办效率、降低准入门槛、优化营商环境、助力创新发展、提升服务水平等方面持续发力,厚植经营主体发展沃土,经营主体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得到有效释放。截至8月,全市实有经营主体33.34万户,同比增长18.14%;前8月新设经营主体45182户,较2022年底净增30740户。 从经营主体发展情况看,企业类型经营主体数增长最快,同比增长22.53%,实有4.98万户。其次是个体工商户,同比增长17.51%,达到28.10万户。实有农民专业合作社0.26万户,同比增长6.44%。在行业布局方面,第三产业经营主体数量最多,总体呈现三、二、一产业合理化分布格局。 随着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持续发挥效能,市民和民营企业的干事创业热情快速恢复,经营主体信心提振、预期稳定。8月,全市新设经营主体8952户、退出1777户,新设退出比为100∶20,经营主体新设退出比持续保持在低位,市场信心有效提振。新设企业行业分布前三位依次为工业企业、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企业、服务业企业,三者新设数量合计占新设企业总量的72.95%,由此可见,工业仍是我市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增长引擎。 截至8月,我市个体工商户数量较2022年底净增26177户,完成年度净增25478户目标任务的 102.74%,个体工商户培育提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