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崎松 文/图
有一首流传很广的云南民谣:“新兴姑娘河西布,通海酱油禄丰醋。宣威火腿普洱茶,宁州砂糖瓦香炉。”四句民谣,有三句提到了玉溪。 地处滇中的玉溪居住着汉、彝、哈尼、傣、回、蒙古、白、苗、拉祜等民族,汉族占总人口的68%,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32%。各族人民在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在对大自然的改造过程中,不仅创造了各种物质财富,同时也创造了光辉灿烂的精神文化。民间广为流传的神话、故事、歌谣、谚语、叙事长诗等民间文学作品,就是劳动人民的百科全书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它像灿烂的山花,开满了滇中大地。作为人民群众道德审美教育的重要读本,哺育着一代代各族儿女茁壮成长。正如高尔基所说:“最深刻,最鲜明,在艺术上十分完美的英雄典型,乃是民间文学所创造的。”“如果不知道人民的口头创作,就不可能知道劳动人民的真正历史。” 玉溪民间文学的“三套集成” 祖先留下的古训, 你老了你讲, 我老了我讲, 它像一首永远唱不完的歌。 祖先酿造的美酒, 你老了你喝, 我老了我喝, 它像一条永远不断的长河。 ——哈尼族民歌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这些年,是我国民族民间文学发展的黄金时代。1984年2月,中宣部印发《关于加强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和资料收集工作的通知》。同年5月,文化部、国家民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印发《关于出版〈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国歌谣集成〉〈中国谚语集成〉的通知》。从此,全国各地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的普查、采录、出版工作展开,历经近30年才基本结束。 继民间文学“三套集成”之后,2004年4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又启动全国《中国民间故事》丛书县卷本的编纂。这是对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的继承与发展。2017年1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为落实通知精神,中国文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成立“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工程编纂出版委员会”,决定把民间文学“三套集成”进一步深化,细分为神话、史诗、传说、故事、歌谣、长诗、说唱、小说、谚语、谜语、俗语、理论等12个门类编纂出版。 40年来,玉溪市在历届党委、政府领导下,投入不少人力、财力来做集成的工作。从1982年元江县开始编印第一本民间文学作品集算起,至2023年,全市先后收集整理出版民族民间文学作品专著74本,其中,由出版社出版的37本,内部铅印的37本,各占一半。按作品分类,民间故事有57本,民间歌谣有10本,民间叙事长诗有6本,民间谚语有1本。这些作品逐级上报后,为云南省和全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选编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玉溪歌谣》和《玉溪民间故事》《玉溪谚语》三套集成于1990年至1995年正式出版发行,这是玉溪历史上首次正式出版系统的民间文学作品专著。1986年12月12日,由玉溪地区文化局、地区民委、地区文联三家联合在地区文化馆召开首次民间文学集成表彰大会,有11个单位被评为先进集体,23篇作品、38名民间故事讲述者、翻译者和收集整理者受到表彰。 1991年7月和12月,文化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全国总集成办,云南省文化厅、省民委、省文联、省集成办分别召开民间文学集成工作表彰大会。玉溪地区集成办被评为全省先进集体。崎松、方开荣、李美、赵振纪、陈振中、董绍华、杨崇禧、李明福、杨应康9人被评为全省、全国民间文学集成的先进工作者,并受到表彰奖励。 玉溪民间故事九卷本的出版 按全国总集成办的文件要求,中共玉溪市委宣传部、市文联于2012年向9个县(区)发文,启动《中国民间故事丛书》玉溪九卷本的编纂工作,市、县两级同时成立了编委会。丛书以县(区)分卷出书,共分为9卷,每卷40余万字,全书共计400万字,体例要求全国统一。各县(区)在原“三套集成”的基础上,又进一步补充、挑选、增加了三分之一以上故事作品,是对“三套集成”的发展和充实。经过3年时间,市、县两级编委会共同努力后,2015年1月,《中国民间故事丛书》玉溪九卷本由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向全国公开发行。这套丛书,玉溪用了近两年的时间编辑上报,市文联又组织9名专家、编委分工复读、审理、增删和加注等,每人负责一卷,用了1年多时间,使这套丛书的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中国民间故事丛书》玉溪九卷本,以400万字的篇幅统一出版,向全国发行,这是玉溪民族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充分体现了玉溪市党委、政府对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怀和重视。 玉溪市主体民族是汉族,9个县(市、区)中,少数民族自治县有峨山、新平、元江等3个,这套丛书中,汉族作品约占一半。其中,神话较多的是彝族和哈尼族;人物、风物故事较多的是汉族、白族、蒙古族;动物、植物传说较多的是彝族、哈尼族、苗族。每一个县卷本都附有资料照片10多幅,还有当地的民间文学家简介。 两部作品获“山花奖” 另外,杨应康主编的图书《澄江揽胜》、陶贵学主编的《花腰傣民间文学作品集》曾荣获全国民间文学作品“山花奖”。省以上获奖的单篇民间传说作品有彝族的《天蛋》(聂鲁收集整理),回族的《油香的来历》(陈振中收集整理),蒙古族的《鲁班与旃班》(崎松收集整理)等。 《普丕传奇》是一部流传在峨山县的彝族机智人物故事,彝族作家黄立光著,云南人民出版社2020年出版。有51万字,本书在全国独一无二,是他根据口头传说再创作的作品。 我们向省集成办报送的资料中,还特地编了《玉溪民间文学(回族卷)》,《玉溪民间文学(白族卷)》和不少蒙古族的资料,上述作品引起了省上的高度重视,这是其他州(市)所没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