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日报 玉溪网        玉溪+    
版面大图 上一版    下一版
  2023-11-17   A03版:三版 往期回顾 搜索 返回列表
经济“大体检”喊你来报到
——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知识问答
作者: 来源:玉溪日报 字数:3940
□  本报记者  唐雯霖

    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知》,我市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全面展开。近日,记者就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的目的意义、对象范围、普查内容、时间安排以及组织实施、数据安全等相关问题专访玉溪市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
    
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经济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与人口普查、农业普查组成三大周期性全国普查项目。我国经济普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50年的全国工矿企业普查。截至目前,我国已在2004年、2008年、2013年和2018年分别开展了四次全国经济普查。
    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知》,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将首次统筹开展投入产出调查,全面调查我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布局和效益,摸清各类单位的基本情况,掌握国民经济行业间经济联系,客观反映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创新驱动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新进展。
    通过普查进一步夯实统计基础,推进统计现代化改革,为加强和改善宏观经济治理、科学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通过开展经济普查,为宏观调控提供可靠依据,为常规统计提供必要条件,为国民经济核算提供全面翔实的基础数据,为地区、企业和个人生产经营提供参考。
    
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的对象和范围是哪些?
    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的对象是我国境内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按照《普查单位划分规定》界定。
    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三次产业划分规定,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的范围具体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以及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的内容是什么?
    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的内容包括普查对象基本情况、组织结构、人员工资、生产能力、财务状况、生产经营、能源生产和消费、固定资产投资、研发活动、信息通信技术应用和数字化转型情况、数字经济活动、投入产出情况等。
    
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的方法与流程是什么?
    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针对一套表单位、非一套表单位、个体经营户和部门分别设置普查内容和普查表,采用全面登记、联网直报和手持电子终端设备等手段相结合、普查与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数据采集。
    普查的业务流程主要包括:制定普查方案,普查区划分及绘图,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选聘及培训,编制清查底册,实施单位清查,登记准备,普查登记,普查数据检查、审核与验收,普查数据质量抽查,普查数据汇总、评估、共享与发布,普查资料开发及普查总结等12个环节。
    
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如何采集?
    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将广泛应用部门行政记录,推进电子证照信息等在普查中的应用,采取网上填报与手持电子终端现场采集数据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调查。为适应常态化疫情联控需要,将支持普查对象通过网络自主报送普查数据。
    
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时间如何安排?
    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标准时点为2023年12月31日,普查时期资料为2023年年度资料。普查工作分三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普查准备阶段(2023年底前)。完成组建普查机构落实人员、经费、措施和责任,制定普查实施方案,开展投入产出电子台账记账,单位清查,普查试点,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选聘培训,宣传动员,做好数据处理能力建设和物资保障等工作。
    第二阶段:普查登记、数据处理与发布阶段(2024年底前)。完成普查现场登记,数据审核评估验收,数据质量抽查,普查公报发布等工作。
    第三阶段:普查资料开发和总结阶段(2025年底前)。完成普查年度国民经济核算,普查资料开发,总结成效等工作。
    
如何组织实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
    统一领导——国务院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负责普查组织和实施中重大问题的研究与决策。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国家统计局,按照统筹开展经济普查和投入产出调查的要求,负责普查的具体组织实施和协调,具体包括普查的宣传动员、方案设计、培训和部署、单位清查、普查登记、数据处理、资料开发、普查总结和日常组织协调等工作。
    分工协作——涉及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名录方面的事项,由市场监管总局、税务总局负责和协调;涉及机关和事业单位名录方面的事项,由中央编办负责和协调;涉及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基层自治组织等名录方面的事项,由民政部负责和协调;涉及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信息共享方面的事项,由市场监管总局负责和协调;涉及城乡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的事项,由中央政法委负责和协调;金融、铁路等部门和单位要按照普查工作统一要求,负责组织开展本系统的经济普查及投入产出调查;海关总署负责组织开展投入产出调查工作中的进口货物使用去向调查;军队系统的普查工作由中央军委战略规划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掌握普查有关基础资料的各级部门要及时准确提供部门行政记录和数据信息。
    分级负责——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立普查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认真组织好本地区的普查实施工作,及时采取措施解决普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充分发挥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的作用,广泛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认真配合做好普查工作。地方普查机构根据工作需要,可聘用或者从有关单位商调符合条件的人员,担任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按时支付聘用人员的劳动报酬,保证商调人员在原单位的工作、福利及其他待遇不变,稳定普查工作队伍,确保普查工作顺利进行。
    共同参与——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的统一要求和各自职能,各负其责、通力协作、信息共享,认真做好普查的宣传动员、条件保障和组织实施等工作。
    
如何确保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安全?
    为全面保障普查数据安全,防范因各种原因造成的数据篡改、丢失、泄露、破坏等安全风险,各级普查机构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切实将相关要求落实到普查工作的采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等环节,严防数据风险,确保普查数据安全。
    各级普查机构应建立健全普查数据安全管理体系,做好数据处理系统物理环境监控和软件安全监测;采用有效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建立数据提供安全管理机制,加强网络传输安全防护建设,完善普查数据访问审批制度;定期做好数据备份工作,防止数据丢失或损坏;遵循需求导向和安全有序原则,严格审核数据发布内容,依法公开普查数据。
    
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法律保障是什么?
    普查工作人员和普查对象必须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条例》和《全国经济普查条例》的规定,按时、如实填报普查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不得伪造、篡改普查数据。
    普查取得的单位和个人资料,严格限定用于统计目的,除作为统计执法依据外,不得作为任何单位对普查对象实施奖惩的依据。
    各级普查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对在普查中所知悉的国家秘密和普查对象的商业秘密、个人信息,必须履行保密义务。
    要坚持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加大对普查工作中违法违纪行为的查处、通报和曝光力度,全面实施统计严重失信企业公示和惩戒制度。
    
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质量控制如何保障?
    国务院经济普查办公室统一领导、统筹协调普查全过程质量控制的有关工作。地方各级普查机构应建立健全普查数据质量控制体系和岗位责任制,完善普查数据质量追溯和问责机制。严格执行普查方案,规范普查工作流程,强化全过程数据质量检查核查。
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同以往普查相比有什么变化?
    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同以往经济普查相比,最大的变化是首次统筹开展投入产出调查。
    在普查内容方面呈现新变化——新增数字经济统计调查。新设数字经济活动情况表,采集数字经济相关产业数据。新增数字化转型、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问题。增设《数字经济产品和服务目录》。
    完善资产负债统计。在一套表单位财务表中新增“长期应收款”等资产负债类指标以及“信用减值损失”等损益类指标。在非一套表单位财务表中新增“预收账款”等指标。
    加强能源生产等统计调查。新设规模以下企业能源及生石灰生产、分主要业务活动营业收入、限额以下批零住餐企业分商品类别零售额和网络销售情况、部分行业企业研究开发活动及相关情况等调查内容。
    在标准和方法完善方面呈现新变化——修订统计分类标准和目录。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统计品种达到近1200种,种类较常规统计制度增加一倍。与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比较,新增了“存储芯片”等100多种新型工业产品。
    完善工作细则和规定。进一步完善了《普查单位划分规定》《普查登记工作细则》等。
    优化个体户抽样方法。对抽样调查层个体户按照工业、建筑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和服务业分别进行抽样调查,提高抽样代表性。
    加强园区统计。制定园区代码编码规则,单位基本情况表中增加园区指标,建立园区与调查对象的关系。
    在应用技术方面呈现新变化——新增自主填报功能。单位清查阶段登记愿意自主填报的单位,普查登记阶段可在线自主填报普查表。
    首次采用移动小程序采集数据。不需普查员下载App,提高数据采集的便利性。
    优化行业智能赋码功能。改进行业智能赋码软件,完善主要业务活动词库,提高行业编码的准确性和效率。
    应用电子营业证照和OCR识别。直接调取企业电子营业执照信息,智能识别纸质营业执照信息,减轻录入工作量。
玉溪日报社版权所有  滇ICP备:08100907号-4  滇公网安备:53040202000160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877-2058846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电话:0877-2058846  举报邮箱:1470154883@qq.com
地址:玉溪市玉兴路120号玉溪日报社  邮编:653100  电话:0877-2058846  传真:0877-2058846
技术支持:玉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