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特约通讯员 李云春 钟应生)为确保完成全年粮食生产任务,新平县在抓好秋收的同时,大力开展秋冬豌豆、马铃薯、烟后蔬菜等晚秋粮经作物种植,减少冬季耕地抛荒面积,增加群众的经济收益。 近日,笔者走进平甸乡宁河村,成片绿油油的豌豆映入眼帘,村民龚艳凤正忙着给豌豆拉线、搭架。按照抢节令、抢墒情、抢播种的“三抢”原则,今年,宁河村“早”字当头,抢抓秋种好时节。截至目前,共种植秋冬作物2500余亩。 平甸乡梭克村马场小组,经过入冬以来一场有效降雨,农户们正忙着给青菜施肥。通过农作物轮作模式,每年冬季至次年春季,每亩土地可以给当地农户带来近3000元的收入。村民普顺清说,烤烟收了以后就种青菜,青菜采收后再种洋芋,每年都是种三茬,整个坝子都是这样种。 近年来,新平县以科技为动力,以调结构、转方式为发展主线,以确保粮食和农产品有效供给为目标,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基础上,突出冬季区域性优势,重点抓好麦类、豌豆、马铃薯、玉米等特色作物布局及面积落实,2023年全县晚秋农作物计划种植面积10.5万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