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5日,玉溪市审计局局长杨文钦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报告了2022年度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
一、审计整改工作总体推进情况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强调,审计整改“下半篇文章”与审计揭示问题“上半篇文章”同样重要,必须一体推进。一年来,全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严格执行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审议意见,切实把整改工作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抓实抓好。 提高认识,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抓整改。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审计整改。一是将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作为落实审计整改的政治要求。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整改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市委审计委员会将审计整改纳入议事日程,专题研究工作进展情况。二是坚持“一把手”带头抓整改。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审计整改工作,要求审计整改不打折扣、不搞变通,要较真碰硬、高质高效、真改实改;并对审计结果批示36篇(次)。 贯通协同,以更优的监督合力促整改。一是制定出台“纪巡审”三类监督贯通协同工作事项清单,将审计整改纳入巡察内容,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考核;开展多种方式的督查检查,充分发挥追责问责促进作用,推动形成更有效的监督合力。二是市审计局通过审计整改监督平台,打通了审计机关与被审计单位之间的通道,共录入2018年以来审计项目646个,导入问题2388个,有效提升了审计整改信息化水平和实效性。 压实责任,以更强的担当作为落实整改。一是各部门和单位认真履行整改责任,加强部门间沟通协调;主管部门切实履行审计整改监督责任,督促被审计单位明确整改目标,细化责任分解,逐项落实整改要求。二是被审计单位切实履行审计整改主体责任,将审计整改与加强内部治理有效结合,既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又积极举一反三,努力做到审计一个问题、整改同类问题,由点到面推动内部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截至2023年10月底,相关部门、单位通过上缴财政、拨付资金、核减投资、账务调账等方式整改问题金额12.93亿元,通过整改促进财政增收节支5.91亿元,制定、修订、废止制度121项,被审计单位对23名责任人进行了追责问责。
二、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 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审计查出6个方面571个细项问题,涉及整改责任单位77个。截至2023年10月底,已完成整改441个,正在整改130个,平均整改率87.14%,其中:立行立改问题431个,已完成整改415个,平均整改率97.69%,正在整改问题16个;分阶段和持续整改问题140个,已完成整改26个,其余114个已制定了整改措施和计划,正在加快推进。 (一)财政管理审计 对2022年度市本级财政决算草案编制情况、预算执行情况及峨山县2021年度财政决算审计发现的11个问题,已整改9个,正在整改2个。 1.市本级财政决算草案及预算执行审计整改情况 市财政局已将代编预算项目结余在部门的资金收回平衡预算,并严控代编预算规模;向亏损企业征收或1户企业提前征收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3588.00万元已全部退还企业;未按规定下达的专项转移支付资金104.00万元,已下达50.00万元,因补助对象不符合条件已收回54.00万元,未及时下达的770.00万元已整改;2户市属国有企业应缴未缴的国有资本经营收益426.86万元尚未缴入国库;针对财政绩效评价应用不充分的问题,制定绩效考核细则,草拟了结果运用管理办法。 2.峨山县人民政府2021年度财政决算审计整改情况 一是加强学习,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开展财政收入征收和管理工作。二是严肃财经纪律,严格按照程序合法合规调入资金。三是已归还向预算单位的借款833.51万元,含审计后整改42.00万元,余下5734.19万元因结转超过2年已统筹安排使用。四是严格按照预算法等规定正确使用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五是严格按照规范程序开展政府性基金调入工作。 (二)部门预算执行及其他财政财务收支审计 1.7个部门预算执行及财政财务收支审计整改情况 对市委政法委、市妇幼保健院等7个部门预算执行和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发现的31个问题,已整改30个,正在整改1个。 一是对预算编制、执行不严的问题,市妇幼保健院等3个单位,已按规定加大预算审核力度,做准做实年度预算编制;4个单位已进一步加强预算执行,杜绝无预算支出;玉溪市法学会等3个单位扩大开支范围12.56万元已收回上缴财政。二是市机关服务中心等4个单位已将审计要求的应缴未缴的资金189.99万元上缴财政。三是3个单位加强政府采购管理,严格按规定进行政府采购。四是市妇幼保健院与项目承包方就合同价格调整事宜进行了协商,待工程结算时进行调整;市机关事务局对未完工先付款事项补签或重新签订了合同。 2.玉溪农职学院财务管理及往来款项管理专项审计调查整改情况 玉溪农职学院的6个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一是挪用学生奖助基金110.14万元已调整账务,并修订了学生资助资金管理办法;组织学习财经法规,今后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已收回学费和住宿费16.03万元。二是超概算投资809.88万元已获主管部门批复同意,已完成3个项目的工程结算。三是未经批准违规经商的16名在职教职工已办理完退出手续,同时开展了专项清理整治工作,制定创新创业实施办法规范管理。 (三)重大政策措施落实跟踪审计 1.优化营商环境及减税降费审计整改情况 通过结合部门预算执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政府投资项目等审计发现涉及优化营商环境及减税降费方面的问题20个,已整改6个,正在整改14个。 一是峨山等17个单位拖欠中小企业等市场主体账款1.12亿元问题,已支付账款2062.66万元,其余欠款正在全力化解中。二是易门等4个单位已退还涉企保证金34.20万元,其余3174.39万元正在清理。三是华宁等2个县已按规定预留(清退)32个项目工程质量保证金98.36万元。四是玉溪农职学院为学生购买的校方责任险所需资金已纳入预算编制。 2.玉溪市供销合作社深化综合改革重大政策措施落实跟踪审计整改情况 审计发现的60个问题,已整改52个,正在整改8个。 (1)改革目标及政策措施落实方面。一是市供销社及红塔区等7个县级供销社已建立健全双向考核评价机制、社有资产监管及资本经营预算管理等制度。二是澄江供销社及华宁等3个县的10个基层供销社,已按程序组织召开社代会或已改制等。 (2)社有资产监督管理方面。一是市供销社已收回被个人占用的社有资产,收回资产收益16.57万元及资产经营管理权;通海供销社被占用的资产及出租的房屋均已收取租金。二是红塔区供销社已撤销错误决策,消除600.00万元股权流失隐患,区供销社总公司对账务进行了调整。三是因要件不全、更新改造等原因,峨山、通海等供销社部分资产产权不清或未办理变更手续的问题正在持续整改。四是元江供销社已将违规使用的合作发展基金45.00万元归还原资金渠道。 (3)社有企业监督管理方面。一是红塔区、通海供销社违规出借资金已收回406.62万元、已质押40.00万元,峨山供销社已对责任人进行了提醒谈话。二是华宁、江川供销社已对债权债务进行清理核实并调整账务。 (4)财政资金管理使用及绩效方面。一是峨山、新平供销社已收回挪用的财政专项补助资金51.95万元,市供销社及红塔区供销社将严格执行专项资金使用管理规定。二是红塔区供销社已归还市工业信贷引导资金3000.00万元,利息尚未归还;区社总公司正在核实6800.00万元借款情况并催收各企业欠款。三是对未按规定使用财政资金的问题,江川供销社制定了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办法和资金分配拨付制度,加强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峨山供销社闲置的专项资金及收益8.10万元已上缴财政。 (5)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方面。红塔区等7个县级供销社在下属企业摊派报销的费用43.96万元已退回或上缴财政,追回为民营企业报销的支出17.07万元,占用下属企业车辆已全部退回,制定、修订相关制度6项规范企业经营活动。 (6)处理历史遗留问题方面。一是元江供销社已完成股金核实和兑付。二是对社有资产产权不清的问题,江川供销社与周官、尹旗村委会签订开发经营协议,将通过招商引租形式增加资产收益;澄江、华宁、元江供销社虽多次与相关部门和人员协商,但因时间跨度长、资料档案不全、政策等原因尚未完成整改。 3.玉溪市2020年至2022年科技资金管理使用专项审计调查整改情况 科技资金管理使用审计指出的2个问题已完成整改。一是市科技局及通海等县已制定、修订研发经费投入奖补办法、实施方案等6个,做好监督检查。二是市科技局已将通海县工信局收回的6万元项目资金上缴财政,市人民医院项目待人员出站并确定新工作单位后,按程序将项目经费6万元拨至新单位。 4.玉溪市乡村振兴跟踪审计整改情况 对9个县乡村振兴跟踪审计发现的28个问题,已整改5个,正在整改23个。 (1)项目资金管理使用方面。一是澄江出借给国有公司周转的资金5842.72万元尚未收回。二是9个县财政应拨未拨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厕所革命”等项目资金已拨付1.33亿元,尚未拨付4.09亿元。 (2)项目任务完成方面。9个县正在筹措资金加快26个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进度,其中已完工8个、正在施工12个、停工6个。 (3)项目建设管理方面。一是新平等3个县未经批准调整、增加投资的4个项目,已按批复内容实施整改或由施工单位自行承担相关费用。二是澄江等2个县对2个已完工使用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进行了验收。三是对项目进展缓慢的问题,华宁户厕改造及公厕建设任务已全部完成;江川已完工验收项目3个,1个正与施工单位协调复工事宜;澄江已督促项目建设管理单位加快项目建设进度。 5.玉溪市专项债券项目资产管理使用专项审计调查整改情况 抽查市本级、红塔区、江川、澄江及华宁12个专项债券项目发现的8个问题,已整改5个,正在整改3个。 一是澄江违规出借的专项债券资金已归还3000.00万元,因供地计划未完成等原因尚未归还5000.00万元。二是滇中绿色农产品产业园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及配套项目闲置专项债券资金7703.42万元已累计支付工程款2654.89万元,余下资金分阶段整改;少计建设成本83.23万元问题已调账。三是4个项目专项债券资金利息收入130.55万元已缴国库。四是玉溪高新区中小企业孵化园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已完成部分工程,项目进度已达60%。 6.中国西南玉溪国际物流港建设专项审计调查整改情况 审计调查发现的7个问题,已整改6个,正在整改1个。 一是已收回多付的粮食仓储中转区项目工程款151.88万元,多计的建设期利息327.01万元已调出投资成本。二是对粮油配送中心建设管理费超规定总额控制数1616.65万元进行分类调整,调整账务222.67万元。三是已完成粮食仓储中转区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审计,在建工程已转为固定资产管理,已向主管部门报送初步设计调整报告。 7.玉溪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0年至2022年重大政策措施落实及财政财务收支专项审计调查整改情况 市市场监管局对审计指出的4个问题已全部整改。一是已上缴财政资金结余35.31万元。二是全面开展留样样品清查盘点,修订完善留样管理制度。三是组织招投标法律法规学习,开展廉政谈话。四是对未备案、超期备案的重大行政处罚决定按规定进行备案。 8.玉溪教育云平台信息化建设项目专项审计调查整改情况 专项审计调查发现的5个问题,已整改4个,正在整改1个。一是9个县教育体育局已偿还建设资金265.00万元,尚未偿还418.34万元已纳入2024年预算。二是市教育体育局通过调查师生应用需求对玉教云平台应用进行扩展,对平台资源梳理去重,按新教材匹配资源,对2个服务已到期的项目进行下线处理。三是建设方已对名师工作室管理系统等2个项目进行升级改造、优化维护,完善系统相关功能及资源。 (四)重点投资项目及民生资金审计 1.重点投资项目审计整改情况 对葛井苑二期等3个建设项目审计发现的9个问题,已整改6个,正在整改3个。 一是玉溪职教园区玉溪卫生学校迁建等2个项目多计工程结算价款及待摊投资6399.82万元已核减。二是红塔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中央专项资金已拨付5571.11万元、已收回1669.00万元,尚未拨付2418.16万元;2021年老旧小区开工和完工任务已完成8个,其余12个已完成方案设计和入户调查工作;2022年老旧小区改造任务168个,已开工建设106个,已完工15个,尚未开工47个;22个小区改造内容已全面升级,做到应改尽改。 2.征地拆迁资金审计整改情况 对弥勒至玉溪高速公路(玉溪段)征地拆迁资金筹集管理使用情况审计发现的24个问题,已整改8个,正在整改16个。 一是红塔区等3个县超责任书约定的征地拆迁费3.27亿元正在按照市人民政府会议决定筹集资金,待资金到位后及时组织兑付。二是华宁等4个县已核减多计的征地拆迁费1.43亿元,余下241.64万元正在整改。三是红塔区、通海、华宁对挪用、违规出借、应兑未兑征地拆迁资金等资金筹集及使用不规范的问题进行了整改。已收回资金497.18万元,已上缴财政384.60万元,已兑付298.60万元,已调账44.44万元,已签订征地协议2917.01万元,其余1.27亿元需持续整改。四是江川等4个县对未批先用土地正在协助弥玉公司办理完善土地征收报批手续。 3.玉溪市社会福利资金管理审计整改情况 审计发现的64个问题,已整改50个,正在整改14个。 (1)社会福利资金分配管理使用方面。市本级及红塔区等4个县已拨付社会福利资金2225.02万元,剩余4214.09万元正在筹措;峨山2个单位挪用社会福利资金30.15万元已归还原资金渠道;红塔区、元江惠民殡葬补助732.94万元已全部兑付;新平已按规定兑付85名残疾人助学补助资金15.56万元;红塔区已按规定标准拨付2家养老机构一次性建设补助47.20万元。 (2)社会福利政策执行方面。一是市本级及新平等2个县正持续对280家单位开展残保金申报缴纳清理整顿,整改进度80%。二是易门等6个县未按月发放的高龄津贴491.81万元已全部发放完毕。三是元江等6个县已收回违规发放的残疾人“两项补贴”18.10万元。四是江川等9个县已将符合条件的1177人纳入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保障范围,其余118人不符合条件或自愿放弃。五是峨山等8个县已进行清查并将符合条件的人员纳入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保障范围。六是澄江等6个县已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685.32万元。七是11个社会福利项目已有7个完工,其余4个已制定整改计划。 (3)社会福利机构建设管理方面。元江已完成殡葬服务机构延伸服务明码标价和收费公示工作;峨山正在多渠道筹措医养结合项目承办资金;红塔区2个老年人福利建设项目已恢复功能投入运营;峨山、新平已对2个老年人福利建设项目进行需求摸底及评估,将根据情况运营及处置。 4.抚仙湖径流区休耕轮作土地流转资金收支专项审计整改情况 审计发现的13个问题,已整改11个,正在整改2个。 (1)管理方面。一是已追回不应纳入流转的集体土地兑付资金,并按审计要求整改上缴财政439.83万元。二是通过第三方公司实地测量核实8家田园综合体实际用地面积,并与7家企业签订土地经营权出租合同,其中5家租金已全部缴清,2家已通过司法途径解决。 (2)土地流转资金兑付和使用方面。一是澄江已拨付专项资金2.22亿元。二是右所等5个镇(街道)应缴未缴结余资金2807.81万元已全部上缴。三是多领取的青苗补偿款3015.37万元已收回上缴财政。四是澄江润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挪用土地流转专项资金已收回357.36万元,其余1518.02万元待资金到位后归还原资金渠道。五是虚报地上附着物领取补偿款326.19万元已收回上缴财政。六是已追回重复发放的各类补偿款44.01万元。七是澄江制定了《土地流转和数据库建立工作方案》,已收回兑付资金4387.41万元上缴财政。 (3)土地二次流转租金收支管理方面。一是已收回4个土地流转主体及应交未交的土地返租租金3482.29万元。二是已收回4个流转主体、市抚投公司等应收未收土地返租租金3492.62万元,余下273.34万元将继续追缴。三是私存代收租金27.44万元已上缴财政。 (五)经济责任审计 对市公安局红塔分局等7个单位7名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审计发现的22个问题,已整改17个,正在整改5个。 1.资金管理方面。一是红塔区人民法院及峨山县国资公司已将应缴未缴诉讼费、非税收入1620.95万元上缴财政;峨山4户企业欠缴的土地划拨价款552.42万元已推送税务部门,将持续清缴。二是红塔区人民法院已清退执行款、诉讼费2083.12万元,其余1518.26万元正在整改。三是红塔交警大队已对个人现金保管摩托车考试费的责任人进行了提醒和诫勉谈话。四是峨山加强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提高增值收益,并将未分配的增值收益35.29万元按照规定进行了分配。 2.资金使用方面。一是峨山县达峰开发投资有限公司、红塔区人民法院已将挪用资金1321.26万元归还原资金渠道,化念镇违规出借的1000.00万元正在整改。二是对4个单位扩大开支范围列支费用34.54万元的问题,市公安局红塔分局修订了用餐管理规定,市农科院等3个单位已收回相关费用13.64万元上缴财政。三是峨山已兑付企业专项补助资金55万元,78户被征地群众补偿款233.73万元尚未兑付,将多渠道筹措资金分批次兑付。 3.项目建设推进方面。峨山县体育活动中心建设项目已完工,正在办理资产移交相关手续;元江县人民法院已将涉及项目110.00万元结转固定资产。 4.经济事项决策方面。峨山进一步规范重大经济事项决策程序,严格落实相关规定,确保决策合理合规;对未报政府常务会决策的大额资金支付问题已对相关人员进行了提醒谈话,今后严格执行相关规定,按照审批流程拨付有关补助资金。市农业农村局对工作规则进行了修订,补充完善会议制度,理清了会议决策方式和决策程序。 (六)国有资产审计 行政事业、自然资源、企业三类国有资产使用情况审计发现33个问题,已整改23个,正在整改10个。 1.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方面。一是玉溪农职学院、红塔区人民法院通过调剂、共享使用等方式盘活闲置资产,市市场监管局、元江县人民法院对闲置资产已上报并按规定处置。二是红塔交警大队等3个单位已对资产进行清理盘点,按程序报批处置。三是市妇幼保健院、市农业农村局等9个单位已组织资产清理核实,及时调整账务。四是红塔区人民法院、新平供销社等6个单位已对资产进行盘点,并更新资产管理信息。 2.自然资源资产审计。一是峨山入库被退回的2个土地整治项目,已通过自然资源部监管完成入库耕地50.55公顷、水田21.07公顷,不足部分将通过其他垦造耕地项目补足;增减挂钩项目3个已完成省级验收核实,正在按核查意见进行整改。二是峨山已制定历史遗留矿山修复实施方案、编制完成《“一矿一策”建议书》,并通过公开招标选定实施单位进场施工;市农业农村局已剔除部分禁止区域建设高标准农田的图斑,重新计算面积后上图入库。三是市农业农村局已健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制度,制定耕地撂荒工作方案,印发农药安全合理使用、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工作监督管理等通知。 3.企业国有资产审计。玉溪物流投公司已与云南力众物流有限公司签订设备租赁合约,确保资产发挥效益;做好现有粮食仓储业务,积极开拓市场,加强与中储粮云南公司的沟通对接,争取中储粮临储指标。 (七)审计移送的违纪违法问题线索办理情况 上述各项审计中,发现并移送问题线索59件,有关部门已处理48件,处理人员69人,其余11件正在调查。其中:移送公安机关的1件问题线索已立案,正在调查;移送纪检监察机关的47件问题线索,已处理完结42件,45人被追究责任(刑事责任4人,党纪政务处分9人,通报问责、批评教育等32人),1家单位党组被责令向县委、县政府作出书面检查,5件正在调查;移送有关部门的11件问题线索,已处理6件,1家单位被给予行政处罚,1人被追究刑事责任,12人被给予其他处理,其余5件正在调查。 (八)审计建议落实情况 一是关于着力培植财源,有力化解财政收支矛盾的建议。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联合印发《高质量推动和规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管理》文件,进一步规范专项债券项目管理工作,切实发挥专项债券对扩大有效投资、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积极作用;市营商办通过聘任营商环境观察员、设立营商环境前哨站点等方式,积极探索优化营商环境新举措。 二是关于强化预算收支管理,提高资金使用绩效的建议。建立完善绩效结果通报、反馈、公开、报告、整改、问责与预算安排和政策调整挂钩等结果运用机制,草拟市级《预算绩效结果运用管理办法》。 三是关于加强监管,完善制度机制的建议。出台“纪巡审”三类监督贯通协同工作事项清单、统计监督与审计监督贯通协同工作机制;加强财会监督与审计监督的协同,持续开展促进提升财政资金绩效、审计常见问题纳入财会人员培训内容等方面联动;加强国企出资人监督与审计监督的协同,联合召开国有企业审计反馈会,共同指导推动国有企业健全完善内部审计制度。 四是关于压实整改责任,提升审计查出问题整改质效的建议。相关部门、单位压实整改责任,已整改问题金额12.93亿元,促进财政增收节支5.91亿元,制定、修订、废止制度121个,完成问题整改441个。市委审计办、市审计局印发了《云南省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分类和结果认定办法(试行)》的贯彻实施意见,切实履行审计整改督促指导责任,先后5次开展整改督查,增强整改要求的针对性,推动审计查出问题整改见实效。
三、审计整改存在的困难问题和后续工作安排 从整改情况来看,审计查出的立行立改问题绝大部分已完成整改,正在整改的130个问题主要涉及财政预算管理、重大政策措施落实、征地拆迁资金、社会福利资金等方面,属于需分阶段整改或长期持续整改的问题,均在按照时序进度推进整改。目前,整改工作面临着不少困难:一是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和财力不足等因素制约,67个问题需要通过发展经济增加财力逐步解决,占正在整改问题的51.54%,还需整改金额13.73亿元。二是47个问题因涉及面广、整改周期长,需有计划、分步骤地逐步消化,整改到位尚需一定时日。三是16个问题因历史遗留、政策变动、资料收集难度大等原因,需多方加强配合共同推进解决。从整改工作推进情况看,存在有的单位对审计整改重视不够、对如何整改心中无底、对持续整改和分阶段整改的问题前紧后松、压力传导层层衰减等问题。 针对存在和正在整改的问题,有关单位已对后续整改作出安排:一是整改责任单位紧盯问题分类施策、细化措施、精准整改。对立行立改问题加大整改力度、尽快落实;对分阶段和持续整改问题压实责任、系统解决,按时序推进整改。二是市审计局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加大跟踪督促和指导力度,开展整改专项审计,对虚假整改等问题移送纪检监察机关追责问责。三是市人民政府将加强统筹协调,强化横向协作、纵向联动,定期调度未整改问题,解决整改过程中的难点堵点,促进问题应改尽改、高质量清零。 下一步,市人民政府将全面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以钉钉子精神做好审计整改“下半篇文章”。 (一)提高政治站位,扛实整改责任。坚决把审计整改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抓好抓实。被审计单位要扛实审计整改主体责任、主要负责人要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主管部门要扛牢监督管理责任,对主管领域审计整改工作进行监督管理,推动被审计单位整改到位。 (二)强化系统施治,推动标本兼治。坚持抓整改与促长效相结合,在推动问题整改的同时,着力找准问题背后的体制性障碍、机制性缺陷、制度性漏洞,推动构建防范问题风险的长效机制,切实推动源头治理,全力根治“顽瘴痼疾”。 (三)推进贯通协同,形成整改合力。持续推进人大、纪检监察、巡察、组织、财政、国资等各类监督主体贯通融合、同频共振,构建全面整改、专项整改和重点督办相结合的整改“一体化”格局,既把握总体,努力做到全面覆盖,又突出重点,以重点问题深入整改引领全面整改的推进。 注:本报告对县(市、区)级行政区统称为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