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薇 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人们的旅游消费需求和旅游生活方式也在悄然改变。
一、立足当前,助推“短途游”多点开花 近期,玉溪本地游、周边游、自驾游受到旅游市场青睐,“近出行、浅需求、低消费”成为当下旅游消费新的特点。 (一)全域旅游资源优渥。玉溪拥有中国最佳楹联文化城市、中华诗词之市以及通海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等一系列著名IP;这里有玉溪滇剧、玉溪花灯、通海妙善学女子洞经音乐等一批熠熠生辉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里的“滇中宝库”哀牢山绵延数百里,山脉垂直分布带将地理物候之美彰显得淋漓尽致;这里有神秘的花腰傣、热情的彝族、勤劳的哈尼族、能歌善舞的蒙古族,民族风情绚丽多姿…… (二)旅游元素丰富多元。玉溪立足资源禀赋,全力推动旅游品牌打造,推动全市旅游产业转型与发展,打造具有文化特色与鲜明个性的旅游目的地。康养方面,以“中国十佳休闲宜居生态城市”为业态定位,加快盘活资产与招引新项目,鼓励支持引导相关企业做好自身品牌建设及更新设施,大力宣传玉溪映月潭温泉、汇龙温泉文化庄园等温泉旅游,打造“黄金康养旅游胜地”,持续擦亮“中国十佳休闲宜居生态城市”名片。生态休闲方面,依托抚仙湖国际旅游度假区优势,继续宣传挖掘澄江周边旅游链,推出并监督完善帆船、潜水、滑翔伞等项目。乡村旅游方面,大力宣传玉溪米线节、元江芒果节等。 二、正视问题,关注资源整合与挖掘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在旅游产业发展中表现得很明显。同时,玉溪旅游市场发展还面临资源整合、基础配套和同质化竞争等问题。 (一)旅游资源整合力度不足。玉溪市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生态资源丰富,但旅游产业发展不充分,龙头旅游产品不多,缺少知名度高、吸纳力强、带动力大的龙头景区。同时,旅游集散、住宿餐饮、导游服务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游客需求还有较大差距,旅游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水平较低,引领作用尚未充分发挥。旅游景区景点互动性、互补性不足,单兵作战、重复建设、互相掣肘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严重影响了旅游产业整体效益的发挥。旅游地点未得到充分开发,且缺乏点对点的旅游交通工具。 (二)特色资源不够丰富。华宁陶历史悠久、工艺特别、造型多样,但大部分游客只了解建水紫陶。现代年轻人及大部分中年人都喜欢地方美食,品味美食成为旅游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玉溪特色美食多,如凉米线、戛洒汤锅、老式扬武冰棒、通海甜白酒等,可挖掘打造一条“美食+旅游”路线。玉溪青花街、淘宝街、小庙街等特色美食聚集地可参考其他地区,打造成网红美食打卡一条街。玉溪可带走特产较少,并无特色知名品牌,部分品牌知名度不高,可扶持相关企业打造玉溪特色伴手礼、特产品牌。 (三)文化影响力有待提升。玉溪少数民族聚居地多,非遗文化丰富,但并未得到有效挖掘,文旅产品相对较低端,可以说缺乏品牌也缺乏区域影响力。旅游文化资源的优势,还没有放大为旅游产业发展的优势,在吸引区域性游客和弘扬特色文化上成效不够明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