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日报 玉溪网        玉溪+    
版面大图 上一版    下一版
  2024-03-08   A02版:二版 往期回顾 搜索 返回列表
采取“党总支+合作社+农户”模式
太和村特色水果产业助农增收致富
作者: 来源:玉溪日报 字数:713
    本报讯(通讯员  杨傲然  范艺杰)时下,走进新平县老厂乡太和村油榨房小组的人参果种植基地,一排排人参果树郁郁葱葱,长势喜人,田间一片绿意盎然,生机勃勃。果农穿梭其中,有说有笑地疏果、除虫,勾勒出一幅丰收在望的美丽画卷。
    太和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王建平介绍,2023年,村党组织引入人参果种植技术,把争取到的乡村振兴项目资金、村集体经济资金投入到肥料购买和田间管网建设之中,通过村集体流转闲置土地开展人参果规模化试种植,人参果基地建成后,周边群众还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据介绍,今年太和村共流转120亩土地种植人参果,2023年10月种植,目前进入了中耕管理阶段,基地工人都是聘请周边群众,特别是脱贫户。工人最多的时候有40人至50人,长期聘用人员不少于6人。“我们的土地租给村集体种植人参果,每亩租金400元左右。平时我们又到人参果基地务工,得到了双份收入,我们很满意。”村民陈家顺说。
    在老厂乡太和村官房小组的百香果种植基地里,工人们正在开展移栽工作。种植户陈蕾介绍,因为气候良好、土壤酸碱度适中,这里生长的百香果酸甜可口、营养丰富,很受市场欢迎。“今年,我来太和村租了50多亩土地种植百香果,从2月至3月开始种植,8月至9月采收,预计今年的产量可以达到50吨左右,产值40万元左右。”陈蕾说。
    近年来,老厂乡太和村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发展特色水果种植,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以流转土地、技术帮扶等方式,吸引水果种植户到太和村发展水果产业,采取“党总支+合作社+农户”模式,力推水果产业规模化、精品化、多元化发展,进一步带动村民增收。
   “接下来,我们将积极争取乡村振兴相关项目,带领群众因地制宜扩大种植面积,让群众增产增收。”王建平说。
玉溪日报社版权所有  滇ICP备:08100907号-4  滇公网安备:53040202000160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877-2058846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电话:0877-2058846  举报邮箱:1470154883@qq.com
地址:玉溪市玉兴路120号玉溪日报社  邮编:653100  电话:0877-2058846  传真:0877-2058846
技术支持:玉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