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日报 玉溪网        玉溪+    
版面大图 上一版    下一版
  2024-03-27   A05版:五版 往期回顾 搜索 返回列表
入选国家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治理试点城市后
玉溪经验再“出圈”
作者: 来源:玉溪日报 字数:1636
     工作人员开展日常巡检。
    核心阅读:2023年,我市入选国家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治理试点城市。此后,玉溪市中心城区围绕将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降下来的目标,实施了市政绿化用水计量收费、管网漏损治理工程、老旧小区供水管网改造、分区计量等一批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城市公共供水管网的运维水平。

□ 本报记者 白诚颖 文/图

    今年2月,在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治理可复制政策机制清单》中,我市探索并实施的“市政绿化消防用水装表计量”“开展夜间最小流量分析”“借助老旧小区改造推进管网改造”三条经验入列。“云南省仅有两个州(市)的经验上榜,其中玉溪市是全省出经验最多的州(市)。”玉溪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城市节约用水管理中心负责人刘尧介绍。
    玉溪中心城区供水管网漏损治理经验为何频频“出圈”?如何将玉溪经验进行有效推广?记者采访了相关人士和企业。

绿化用水计量收费   
    3月25日上午十点半,玉溪中心城区锦屏路,在标有“市政公共用水取水点”的管道前取水后,一辆绿化浇水车在音乐声中缓慢驶离,戴着草帽的工人站在车尾,拿着水管给道路两边的绿道浇水。
    绿色的水管旁,工作人员周俊涛用一对钢制提手,熟练地提走了窨井盖并说:“你看,井里面的设备就是计量表,我们每月都计量收费。”在周俊涛的带领下,记者绕行玉溪中心城区发现,人行道上、绿化带前,绿色水管是绿化取水点,蓝色水管是环卫取水点……
   “玉溪是一座缺水的城市。”刘尧介绍,计量收费成为节水的一个有效手段。除了市政用水,消防用水也实施“计量”,即消防部门定期报送消防车取水量。目前,无论是城市降尘洒水、冲洗交通隔离栏,还是垃圾中转站用水、市政公共绿化浇灌等,全市共有2511户用水单位登记在册、按量收费。

管网漏损治理更精准
   “你看,我们的工作人员夜间拿着听音设备,顺着供水管道听水流的声音,进行现场探漏。”3月25日,玉溪市供排水有限公司生产调度科工作人员周兴祥指着手机,向记者展示工作人员查验漏损管道的“绝活”。
    城市这么大,如何精准找到漏水的水管呢?周兴祥介绍,我市采取供水管网分区计量的方式,量化不同区域的用水情况。以玉溪中心城区玉龙花园小区为例,该小区用户数量达1031户。在凌晨2点至5点,小区的用水量主要是居民起夜冲厕,因此,每小时的流量约为6至8立方米。如果夜间流量异常,工作人员便用听音设备进行核查,能快速找到漏点并进行维修处置。
    在日常巡查管理工作中,玉溪市供排水有限公司结合管网图、分区、水厂、管网监测点、泵站、用户、压力监测等信息,将设备、用户、数据与时间、空间进行有效融合,有针对性开展漏损控制工作,减少供水管网“跑、冒、滴、漏”。
    此外,玉溪市供排水有限公司还实施供水管网压力调控,构建压力监测体系,为管网调度、管网改扩建等提供指导信息,精准推进供水管网改造。

持续推进“一户一表”改造
    玉溪中心城区许家湾路28号刚刚完成了老旧小区改造。此前,小区内居民楼和单位办公楼共用一个水表,计量收费时无法准确分割费用。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红塔区采取建设方和供水企业共同出资的方式,对老旧小区范围及周边的供水管网进行漏损治理改造,并同步实施了户表改造,让老旧小区实现了“一户一表”。
   “每个季度每户人家用了多少水,水表上显示得清清楚楚。”一位居民向记者介绍,“一户一表”是个大趋势,他支持这样的改造。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提供的数据显示,仅2023年,红塔区累计对12个连片改造的老旧小区实施了供水管网管道改造,将入户的老旧水管更换为PE管,降低管道漏水概率,提升水质保障能力,推广安装智能水表,获得了老旧小区片区群众的一致好评。
    周兴祥介绍,改造过的老旧小区,每个用户对应一个水表编号,未来,可以根据用水数据进行分析:用水量突增的家庭,可能需要检修自家的水管是否漏水;长时间没用水的家庭,可提醒社区工作人员上门查看独居老人的情况……
    玉溪市供排水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师宏介绍,目前,玉溪中心城区的用水户绝大部分已经实现了“一户一表”,今后将持续推进“一户一表”改造,给市民带来更多的便利。
玉溪日报社版权所有  滇ICP备:08100907号-4  滇公网安备:53040202000160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877-2058846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电话:0877-2058846  举报邮箱:1470154883@qq.com
地址:玉溪市玉兴路120号玉溪日报社  邮编:653100  电话:0877-2058846  传真:0877-2058846
技术支持:玉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