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刘黎 通讯员 张黎)2024年3月23日是第64个世界气象日,今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气候行动最前线”。连日来,我市各级气象部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气象科普宣传活动,提升公众气象科学素养,助力玉溪防灾减灾。 3月21日,在玉溪中心城区东风广场,科普志愿者向市民详细介绍玉溪气候特征、常见气象灾害种类、气象灾害防范应对措施等科普知识,宣传相关法律法规,解答群众咨询的农业气象、天气预报等方面的问题,发放《气象法普法问答》《气象灾害防御手册》等宣传资料200余份,呼吁市民关注气候变化,学会利用气象信息合理安排生产生活,提升应急避险能力。 3月22日,玉溪市气象学会联合红塔区大营街街道龙潭小学、红塔区瓦窑中心小学举办科普进校园活动。180余名师生走进玉溪国家基本气象站,近距离了解现代化气象观测设备及原理,学习冰雹、暴雨等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和避灾救灾技能,感受天气气候与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我知道了如何预防雷电,还知道了彩虹、冰雹和台风是怎样形成的,以及夏季要如何防暑等知识,有趣极了。同学们都想要去探究更多气象科学的奥秘。”红塔区瓦窑中心小学三年级(2)班学生刘紫寒开心地说。 3月23日,玉溪市气象台、玉溪市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对外开放,迎接广大市民前来感受气象科学的魅力。在市气象台,省级首席预报服务专家尤红围绕今年气象日主题,通过气象科普短视频向前来参观学习的孩子们介绍天气气候的成因、天气预报制作流程、气候变化的概念、气候变化的原因及应对措施。在玉溪市人工影响天气中心,科普志愿者围绕人工防雹、增雨服务向市民讲解人影作业原理及作业装备、作业流程,为市民朋友揭开人工影响天气的“神秘面纱”。 各县(市、区)气象部门也纷纷开展气象科普活动。江川区气象局邀请70余名学生走进气象科普教育基地了解气象知识;通海县气象局科普志愿者走进里山乡芭蕉村开展宣传活动;华宁县举行开放日活动,50余名群众自发前往参观学习。接下来,我市各级气象部门将开展丰富的科普宣传活动,增强和提升公众应对气候变化的意识和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