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郑诗)近日,记者来到位于易门县龙泉街道兴文街社区的龙泉商贸城项目工地,比天气更热的是工人们的干劲,现场机械轰鸣,施工正酣,一派大干快上的繁忙景象。“项目于2023年3月开工,主体工程预计今年4月底完工。8月投入运营后,将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352.8万元。”兴文街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吴建昇介绍。 龙泉商贸城占地面积35.6亩,因历史遗留问题多年闲置,作为停车场使用,每年平均收益仅为40万元,土地利用效率极低不说,由此带来的各类矛盾纠纷也较为突出。2022年,龙泉街道积极盘活土地资源,找路子、想法子,通过公开招标引入海南景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投资1.1亿元建设特色化、规范化、智慧化新型商贸城。“街道创新土地租赁加转让经营权‘20+10’合作模式,即土地租赁20年再转让经营权10年,加上2年建设期,32年租期将为村集体经济增收约1.12亿元。同时,2054年双方合作到期后,项目区内所有资产使用权、经营权归还集体所有。龙泉商贸城建成后,可容纳摊位400个,提供1500余个就业岗位;将有效促进野生食用菌、人工食用菌、蔬菜、水果等易门特色农产品交易和商贸流通,助力县域经济再上新台阶。”龙泉街道党工委书记张建宏说。此外,腾退出的原龙泉农贸市场78亩土地,将通过招商引资开发城市商业综合体,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助推易门“五城同创”走深走实。 项目招引落地过程中,街道、社区和小组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依托支部会、主题党日等形式,算好经济账,着力争取党员干部、居民代表和群众支持。“要做好群众工作,首先要统一党员思想,以关键少数影响带动群众。社区领导班子成员分片入户,做通群众的思想工作,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这3个月的工作虽然辛苦,但看到群众满意、项目落地,我们还是觉得很值。目前,项目建设期租金100万元按项目涉及7个小组的土地面积占比,已全部分发给居民。群众得红利,社区也积累了宝贵的策划包装引进项目的经验。未来,我们将继续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精神,盘活用好土地资源,谋划引进更多大项目、好项目,以党建引领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吴建昇表示。 今年60岁的兴文街社区2组居民王建华多年靠摆摊为生,眼见着“高大上”的龙泉商贸城日新月异,他也正考虑是否租赁一个摊位继续自己的小生意。“街道、社区协调引进了这个好项目,让我们享受到了红利。以后,我们会继续支持好党和政府的工作,希望党和政府带领我们过上更好的日子。”王建华说。 |